10分鐘拆完老秀水20年歷史 中國個體戶時代終結?

在經歷了諸多紛紛擾擾之後,老秀水終於帶著人們對她的眷戀成為了歷史。在老秀水市場變成一堆瓦礫之後,再來討論市場該不該拆已經沒有意義,但作為北京曾經的一個特色文化符號和標誌性商業場所,老秀水的離去依然給我們留下了經驗和教訓,那就是我們該如何保留和創造城市商業文化。

  昨天上午11點30分,隨著「秀水市場」金字招牌被推土機拽下,老秀水正式拆除。

  7點30分:記者趕到老秀水門口,儘管是零下7攝氏度,但現場仍有至少500人聚集。南大門「秀水市場」招牌上有5名執照戶待在上面不肯離去。

  9點:消防車開進來,兩名警察坐著雲梯與房頂的5名執照戶對話。

  9點47分:勸下第一個執照戶。

  10點05分:5名執照戶全部被勸下,樓下推土機就位。

  10點30分:經營戶開始搬走放在屋裡的貨物。

  11點20分:推土機開拆「秀水市場」大招牌,而執照戶們也轉到大門前警戒線外觀看最後一幕。

  11點30分:「秀水市場」金字招牌頹然落下。

  執照戶中歲數最大的是77歲的冷秀蘭。她說,聽說政府要拆除市場,一早就趕過來了。「我在老秀水干了20多年了,大傢伙辛辛苦苦創出來的招牌最後還是免不了這樣的結局。」

  對於老秀水最終被拆,中外人士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看法。過路的劉先生說,雅寶路被拆、紅橋市場被拆,現在輪到老秀水了,北京的特色越來越模糊。加拿大來北京教書的嚴先生說,老秀水代表著中國民間商業文化,與新秀水的高樓大廈相比較,我們外國人更喜歡露天市場,更喜歡隨意討價還價。

  另據新秀水開發商新亞盛宏公司總經理季衛介紹,昨天一天老秀水執照戶沒有來辦理租賃手續,但諮詢電話明顯增多。

  專家觀點一:逛北京商場與逛巴黎紐約沒什麼兩樣是一種可悲

  「北京缺的不是現代化大商場,缺少的恰恰是具有特色尤其是北京特色的商業場所。」清華大學副教授李飛先生昨天對老秀水的離去發表了這樣的感言。他說,如果逛北京的商場與逛巴黎、紐約的商場沒什麼兩樣,那麼許多人也許就沒有必要到北京購物了。商業文化還有一個最大優勢是它難以被同行複製。

  李飛說,雅寶路、老秀水已經離去了,它們的教訓告訴我們當這些文化商業設施面臨困難的時候,就要想方設法去解決,而不要等到「無可救藥」時一拆了之。

  老秀水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商業文化是可以培育的,現在京城有很多商業場所已經有了獨特文化的萌芽,我們要對這些萌芽倍加珍惜,並通過規劃等種種手段來促使它長成參天大樹。李飛說,就此而言,政府應該承8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