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們說,預期亞太地區只有包括旅遊業在內的少數行業將受到短期的不利影響,而建築業之類的其它行業還有望得到長期好處。
「2003年非典危機期間,儘管死亡率要遠遠低於現在,但經濟所受衝擊要大得多。這次情況將會相反,」JP摩根駐新加坡的區域經濟學家拉伊維馬立克(Rajiv Malik)說。
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商「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估計,與此次海嘯相關的損失總計將達140億美元。與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造成的1320億美元損失相比,這個數字就相形見絀了。神戶大地震造成5000人死亡,大大低於此次災難的死亡人數。
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此次海嘯主要波及經濟上貧窮的地區,那裡的工業或基礎設施甚少。
大多數復興資金將用於重建,其中泰國計畫斥資5.1億美元,重建普吉島附近的主要旅遊區;印尼預計投入10億美元重建接近震中的蘇門答臘島北部。自12月 26日災難發生以來,泰國的暹羅水泥(Siam Cement)以及煉鋼企業NSM和 Sahariviya等建築業相關公司的股價均已上揚。經濟學家預計,今後一年對鋼鐵和其它建築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
泰國主要水泥生產商暹羅水泥表示:「我們尚未得出數字,但需求會很強勁。我們估計,酒店將計畫及時重新開張,迎接明年的旅遊旺季。」
悉尼的分析師們預計,已在亞洲擁有大量業務的澳大利亞建築業有望得益於重建工作。
工程和基建集團萊頓控股(Leighton Holdings)、澳大利亞兩大鋼鐵出口商BlueScope和OneSteel、建材集團博羅(Boral)和詹姆士哈蒂(James Hardie)等,可能會是得益的澳大利亞企業。
大多數重建基金可能來自政府預算和國際援助機構,而不是保險商,因為「一般而言,鑒於這些地區的經濟狀況,它們都沒有很好的保險保障」,澳大利亞保險公司QBE的首席財務官尼爾德拉博斯科(Neil Drabsch)說。
受到最大衝擊的將是當地的保險公司。泰國再保險公司(Thai Reinsurance)預期淨損失1億泰銖(合260萬美元)。「泰國再保險公司的業務涉及泰國境內大部分風險,因此將因為此次災難承受一定的損失,」 該公司表示。雖然旅遊業將承受來自海嘯災難的最大直接衝擊,「但其復甦速度可能會快於非典危機,」馬立克先生說。
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和亞洲航空(AirAsia)等區域性航空公司的股價均已下跌;一些分析師把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
在一波取消假期的浪潮後,泰國國際航空(Thai International)的股價本週已下跌近5%,但這家國家航空公司將遭受何種程度的損失尚不明瞭。泰國國際航空是泰國航空(Thai Airways)的母公司。
「旅遊業已遭到巨大衝擊,那當然會影響到我們,但我認為,復甦將比人們預料的快,」泰國國際航空總裁甲諾•阿比拉迪(Kanok Abhiradee)表示。
新加坡航空表示,其業務僅受到「輕微的影響」。儘管有些人取消了前往度假勝地的航班,但前往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客流增加了,因為人們飛往受災地區幫助親屬。
然而,韓國航空運營商大韓航空(Korean Air)和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已把飛往泰國普吉島(Phuket)的航班暫停一個月,而香港港龍航空(Dragonair)表示,收到「大量取消」普吉島航班的要求。
旅行社表示,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度假者已因驚嚇而不敢到亞太地區旅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海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