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指中國貧瘠的大西北缺水問題嚴重

中國大西北佔全國總土地面積30%,但降雨量卻僅佔其10%。

法新社9月9日報導,中國西北部的甘肅省關新村(Guanxin village)由30戶農家組成,關新村附近的許多農業地區的年降雨量不到300毫米(12英吋),約為中國南部省份降雨量的1/3。 。

這片乾旱地區降雨罕見,農婦李玉萍從未洗過澡,僅用一塊海綿每週擦洗兩遍以保持清潔。35歲的李玉萍說:「冬天不太冷時,我就不常擦洗。」

令人擔憂的是,多數降雨是在7到9月間,早已過了莊稼成長最需要雨水的冬春栽種季節。難怪關新村口處牆上的一個口號告訴村民「節約用水和保護土壤是這一代人的責任,會造福千年豐收。」

嚴峻的氣候意味著這裡的住家總是生活在貧困邊緣,有時甚至會從邊緣掉入危險的深淵。

關新附近的丁錫市市長吳文炳(譯音Wu Wenbing)回憶1960年發生20世紀最嚴重飢荒,當時他僅6歲。那場災難主要是人為的,北京一幫不切實際的領導人所制定超現實計畫所至,導致大批人口死亡和給勉強存活下來的人帶來難以想像的痛苦。吳說:「沒東西吃。人靠吃草和樹皮生存。」只有50歲以上的人才能親身回憶大飢荒的情景,但中國西北部依然比其他地區貧窮。

就在上個月,國務院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指出水源短缺將成為今後20年內國家最緊迫的挑戰之一。

然而中國總體用水量為世界平均值的4倍,許多人用水浪費,好像水依然多的是。

甘肅東面的寧夏地區,保持水源成為省府三項主要關切之一,僅次於經濟發展,而先於改善教育。如果水問題得不到解決,有可能導致社區解體。

新改進的耕種方法能節省一些農業用水,因為灌溉稻田所需用水量減少了一半多。但政府規劃人員希望再進一步,到2010年底前將該自治區的農業用水量比例從目前的93%降低至85%。 他們指望增加工業和住戶用水量。

但欲達此目標,地方政府可能提高水價,可憐的農民生活已經夠艱苦了,卻要面臨更多的剝削。

(大紀元記者洪愉、白玉編譯報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