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江南華南大範圍歷史罕見的夏秋冬連旱

二OO三年夏、秋季,江南和華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入冬後大部地區仍然少雨。今天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評價室的專家說,持續少雨,致使江南、華南出現了大範圍歷史罕見的夏秋冬連旱。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評價室分析,二OO三年夏、秋季,江南和華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入冬後至二OO四年一月上旬,南方大部降水仍然少雨,其中江南南部和華南大部降水量不足二十毫米,福建南部、廣東東南部甚至滴雨未降。

  二OO三年十二月至二OO四年一月上旬,廣東省、福建省平均降水量僅分別比最少的一九七四年多一點二和二點一毫米,均為一九六一年以來的次小值。浙、湘、贛、閩、粵、桂六省區這一時段降水量僅二十一毫米,為一九六一年以來第六個少雨年。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評價室介紹,持續少雨,致使江南、華南出現了大範圍歷史罕見的夏秋冬連旱。持續的少雨乾旱,導致江河流量大幅度減少,不少河塘斷流,許多中小型水庫水位低於死水位或乾涸,江西、廣西、廣東等省(區)部分主要江河出現歷史最低水位。

  氣象專家說,一月中旬以來,久旱的江南、華南地區多次出現比較明顯的降雨過程。一月中旬至二月下旬,上述地區降水量普遍有八十至一百五十毫米,使農業旱情逐步得到緩解。但由於江南、華南地區少雨時段長達半年之久,不少地區江河湖庫水量嚴重不足,因此水源緊張的狀況並未出現明顯好轉。(來源: 中新社 記者 阮煜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