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傅雷家書》
爸爸這封信裡說的事我還記得。那還是我在波蘭留學的時候,第一次回國,大概是1956年吧!我在家裡覺睡得很少,跟家裡人有說不完的話,特別是跟我爸爸,簡直是促膝長談呵!整晚談的是各種各樣的題材,音樂上的,哲學上的,真是談不完!我在13歲到17歲之間有3年多的浪子生涯,一個人呆在昆明,念雲南大學時我才15歲。當時我當然沒念什麼書,整天在搞什麼學生運動啊、打橋牌啊、談戀愛啊……可以說我17歲回到上海的時候比一般17歲的孩子要早熟,那時我才真的下決心要學音樂。那時我和父親之間已經像朋友一樣了!後來出國幾年,自信心也多一些,1956年回上海,跟爸爸聊天的時候,他那種特別的感覺就是父親和兒子真的變成朋友了!他對我說的很多話都會使我肅然起敬,我講的音樂上的道理他覺得已經到了一個水平。對他來說,這不是父親和兒子的問題,而是學問的問題,在學問面前他是絕對謙虛的。離開上海時父親的臨別贈言其實我從小就聽他說過:「做人,才做藝術家,才做音樂家,才做鋼琴家。」其實對我來說,怎樣做人是一個很天然的事情。我從小已經有了一個很明確的信念--活下來是為了什麼?我追求的又是什麼?父親說先要做人然後才能做藝術家。藝術家的意思是要「通」,哲學、宗教、繪畫、文學……一切都要通,而且這「做人」裡頭也包括了做人的基本的精神價值。這個面很廣,不一定是要在琴上練的,而是要思考。我的這種思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憑良心說,《家書》我很少看。為什麼?我不忍卒讀啊!一翻家書,我就淚如雨下,就整天不能自持,就整天若有所思,很難再工作下去。可是事實上《家書》裡說的話都已經刻在我心裏很深很深。特別是父親的遺書,我現在一想起它,眼淚就忍不住了!那裡邊真是一個大寫的「人」字!父親那麼樸素,很簡單,很平凡,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嚴。
摘自《傅聰自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傅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