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評點唐僧

1937年11月,毛澤東在歡迎由蘇聯回國的陳雲等人時致詞,談到了唐僧取經,且用此比喻中國共產黨取經:「唐僧去的西天叫天竺國,就是現在的印度,他們取的經是佛經。咱們去的西天是蘇聯,取來的經是馬克思列寧主義。」1953年2月,毛澤東在政協一次會議上又說:「我們這個民族,從來就是接受外國的優良文化的。我們的唐三藏法師,萬里長征比後代困難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經。」


唐僧取經回國後,在長安主持譯經。對此,毛澤東在1964年春節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說:「佛經那麼多,誰能讀得完?唐玄奘翻譯的解釋《金剛經》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到1000字,比較好讀;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那麼長,就很難讀完了。」可見,毛澤東是相當推崇唐僧的譯經水平的。


1942年中央編譯部成立,他給何凱豐寫信,內稱:「為全黨著想,與其做地方工作,不如做翻譯工作,學個唐三藏及魯迅,實是功德無量的。」


3年後,中共七大召開。毛澤東在會上再次讚揚唐僧譯經的精神。他說:「中國歷史上也有翻譯。比如唐僧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回來。唐僧就是一個大翻譯家,取經回來後設翻譯館,就翻譯佛經。唐僧不是第一個留學生也是第二個留學生。」


在毛澤東的文化視野裡,唐僧是很值得後人學習的。1957年10月,他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談到「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時,所舉的中外7個歷史人物,其中一位就是玄奘。翌年3月,他在成都會議上說到從古以來創新思想、立新學派的人,都是學問不足的年輕人,又再次舉了玄奘等人的例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