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巨款出國尋夢遭騙 百餘學子浪跡德國「大學」
劉萍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省吃儉用,東拼西借,好不容易湊了30多萬元人民幣,付給一家中介公司,通過這家公司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德國留學深造,可是,給兒子帶來的,不是鍍金的洋學歷,而是兩年的噩夢……尋夢:巨款為兒子出國
2001年上半年,正值高三的張偉面臨著高考壓力,越來越感到自己無望考入理想名牌大學,於是向父母提出,希望出國留學使自己出人頭地。這一信念在他經歷了一次英國簽證失敗後仍未消失,反而愈加強烈。也使母親劉萍下定決心,定要滿足兒子的心願。
偶然機會,一新朋友向劉萍介紹:通過一家中介公司去德國留學有100%的簽證率。在這位朋友的「熱情」推薦下,劉萍最終聯繫了經他介紹的從事留學中介服務的黃某和鐘某。
自稱在德國奧爾登堡I NLINGUA國際語言學校上海代表處工作的黃、鐘兩人告訴劉萍,中國高中生自費進入奧爾登堡I NLINGUA國際語言學校,畢業後可免費讀德國大學,還能得到碩士學位。
經歷了「拍胸脯」的保證後,劉萍深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當即,她在兩人的指點下,向這家中介機構支付了準備金11850美元、中介費8000元人民幣、註冊費500美元及電匯金2700元人民幣。隨後,根據簽證的要求,她又將兒子相關證明交給了黃某,等候回音。
遭遇:夢斷奧爾登堡
「美夢」進行得非常順利。
2001年11月12日,張偉拿到了出國簽證,在黃某等人的護送下飛往德國。此後,共有100多名中國學生在德國奧爾登堡成了他的同學。
然而,現實讓張偉失望了。
在寄回家的第一封信中他就表示,在奧爾登堡I NLINGUA國際語言學校,學習環境和住宿環境,都與中介當初的承諾大相逕庭。
他陸續將當地的德文報紙資料剪下寄回,並告訴母親,德國並不承認中國高中畢業證書。只有中國重點大學的一年級學生或非重點大學的二年級學生,在通過DSH考試後,才可能被大學錄取。他們根本無望成為德國的大學生。
於此,劉萍產生了疑問,便聯繫黃某。對方卻告訴她,他們已安排了德國的「不來梅港國際學院」來滬開家長會。屆時,孩子們均可順利進入該大學。據稱,這所大學師資力量大部分來自德國著名的不來梅大學,在該校就讀四年後,學生便可拿到國際認可的碩士學歷資格證書。
一番花言巧語,竟使劉萍再一次相信了對方,她甚至反過來安慰兒子:「條件苦只是暫時的,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夢醒:逃離所謂的大學
2002年10月14日,家長會如期舉行。
此時,黃某卻突如其來地告訴劉萍,由於政策改變,孩子上大學沒問題,但她須支付大學四年的學費,共計11098美元。見自己已走到這一步,劉萍雖然心有不解,但還是咬著牙四處湊齊了這筆錢,交給了黃某。
然而,就在張偉跨進這所「不來梅港國際學院」時,現實再次讓他後悔了。
所謂的大學,只不過由一幢孤零零的房子及若干對桌椅組成。而在一個如教堂般的房間裡,基本上都來自中國的100多人濟濟一堂,不分年級專業地進行著「學習」。一到上課,講桌前的學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做各種各樣的事而無人過問……
更氣憤的是,這所學校實在算不上「大學」,充其量也只是德國的一個再就業培訓中心而已。
面對如此之環境,要求上進的張偉再也無法忍受。於是,2003年大年初一的晚上,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逃」回了上海。
真相:此學院非大學
為核實情況,記者按黃某名片上印著的「德國不來梅港國際學院上海代表處」地址登門拜訪。但在扣開位於瑞金南路某小區6號樓的303室時,記者卻發現,這裡其實只是一家信息科技公司。
其實,記者早就從不來梅港國際學院(以下簡稱ICB)提供的德文材料發現,該學院成立於2002年1月,至今學校歷史剛過一年半。
ICB的網上主頁寫得很明確:「這是一個私人教育機構,不是州立大學,也不是高等技術學校」。
ICB也承認這點,「該學院的結業證書不能作為參加州立大學或者高等職業學校的依據,如果學生想去上述兩種學校求學,請直接和他們聯繫」。
雖然ICB說得很明白,但可疑的是,以上重要信息都被中介公司在翻譯時隱去了,中國家長想當然地認為此「學院」即彼「大學」。而且,ICB的入學條件相當寬鬆:僅憑高中畢業文憑即可。
不過,ICB對於學生還有一個要求,即所有學生必須滿800小時的德語學習,對於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學校可以安排他們到語言學校---「巧」的是,ICB自己就有一個附屬的語言學校,而該學校的合作方就是德國奧爾登堡I NLINGUA國際語言學校。(文中人物系化名)
新聞晨報
- 關鍵字搜索:
-
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