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峽水庫開始蓄水爭議仍然不斷

 2003-06-05 02: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的長江三峽水庫自六月一號開始蓄水以來,截止到六月四號當地時間晚上8點,水庫壩前水位已經上升到114米。具有千年歷史的巴東城已經在六月三號全部被江水淹沒。

中國的三峽工程,從設想開始,到開始施工,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議。工程的推動者認為,建設三峽,征服長江,讓千萬年來自由流淌的長江發出電力,讓三峽水庫蓄水控制洪水,這都是造福於民、造福子孫的大好事。但是,批評者認為,三峽工程的推動者藉助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大力宣傳的好處,大都是欺騙,這種做法,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後人。

批評者認為,除去對歷史遺蹟不可挽回的破壞之外,三峽工程從移民到生態環境,到洪水控制、庫區泥沙卵石淤積,到上海和重慶等長江沿岸的大城市可能遭受的難以承受的損害,這些問題都是工程的推動者無法回答的,而且,他們藉助官方的權力,不但拒絕回答,也禁止批評者對廣大公眾發表他們的批評和質疑。

據美國之音消息,香港時事評論家何亮亮說,雖然三峽工程的上馬有很多可爭議之處,但不管怎麼說,三峽工程的上馬是得到了中國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批准的,儘管有許多代表反對,但畢竟是贊成票更多,因此從法理上說三峽工程是合法的。何亮亮接著說,當然,合法的工程不一定就是真正造福人民的好工程。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批評者提出的那些批評現在也無法證實,因此,最好是繼續觀察:「我注意到了對三峽工程的批評。這方面的批評,最多的還是來自對生態和環境的破壞這方面。我注意到了在這方面一些中國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作家、記者和環保人士,他們提出了很多尖銳的批評。在國際媒體上也有很多批評。但是,這些批評,現在能不能證實,看來也是一個疑問。」

中國著名記者和環境保護主義者戴晴,多年來持續對三峽工程提出批評。戴晴認為,三峽工程明顯的是弊大於利,而且弊端跟好處相比大得不成比例,三峽工程的推動者即使是掌握了國家的宣傳機器,也難以改變這一事實。許多中國領導人也明白這一點。但是,三峽工程依然是上馬了,依然在強行推進。

戴晴說,這不但是因為中國前總理李鵬等人的大力推動,也是因為中國有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它們利用中國不透明的政治制度和財政制度,大筆貪污移民等三峽工程經費。對它們來說,工程越大,油水越多,因此,很可能遺患無窮的三峽工程始終有頑強的支持者:「毛澤東時代和鄧小平時代,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靠工程把自己肥起來,這個越來越上到主體地位了。」

戴晴說,中國共產黨執政五十多年來的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記錄,是充滿失敗、充滿災難的記錄。例如中國政府一度大力治理了黃河,但是,治理的結果是黃河如今現在一年有二百多天的枯水期。但是,中共政府不許人們提出批評,實際上堅持要把中國引入一個又一個的災難:「中宣部一次一次地下通知,說是批評三峽工程,你就不是批評這個工程,是批評政府,你就是在反黨。基本上就這個意思。因此,沒有人敢再說話。好了,咱們大家都不說話,最後,就是15億人口,留下一個沒有水的國土。誰能在這裡住?」

戴晴說,建造水壩,征服長江大河,征服自然,這種觀念在20世紀上半葉一度流行,如今已經在全世界成為落伍的思想。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已經意識到過去建造水壩截斷江河的錯誤,已經不再建築大壩。中國領導層思想陳舊落伍,堅持建造三峽大壩,成為世界上有識之士的笑柄。戴晴說,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峽工程絕對不像是中國當局宣傳的那樣,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而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中國當局不許官方的新聞媒介發表對三峽工程的批評。由於三峽工程屬於所謂的敏感問題,中國的新聞媒介也不能對三峽工程進行獨立的報導。但是,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報導說,「三峽工程質量完全可以讓全國人民放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