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追尋鄭和部下後裔:肯尼亞一群自稱中國子孫的人(1)

 2003-06-05 22: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1994年,美國女作家雷瓦西在為鄭和撰寫的傳記《當中國稱霸海上》(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中敘述了自己在肯尼亞邂逅的傳奇:一個黑人告訴雷瓦西,自己是中國人的子孫,是數百年前肯尼亞帕泰島中國船遇難倖存者的後裔。1999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尼古拉斯沿著雷瓦西指引的方向探訪了肯尼亞拉穆(lamu)群島中的帕泰(pate)島,並提出大膽的推想:這些自稱是中國後裔的人,很可能是鄭和部下的後代。

  這究竟是一個讓人神往的艷麗傳說,還是確鑿無疑的歷史真實?2003年4月3日,我們新華社電視採訪小分隊一行4人,奔向東非肯尼亞海濱的拉穆群島,與肯尼亞考古專家一起,開始了為期6天的對歷史謎題的追問。


  陽光下耀眼的白色海灘


  凌晨4時45分,星斗滿天,我們乘坐的木船從拉穆群島古老的拉穆鎮起錨,劃破寂靜的黑夜,向遠方的帕泰島駛去。


  那些被我們的船頭撞碎的波浪,向船頭兩邊翻滾而去,折射星光的緣故,它們放射出一種神秘而美麗的熒光,彷彿一瞬間突然擁有了生命。在人類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能被人們記載下來並為今天的我們所知道、認識的事件也許就如這些被我們的船頭撞碎而變幻為白色泡沫的浪花---雖然耀眼,然而微小;而歷史不為人所知的其他部分,卻如這黑暗中大海---如謎一樣的深邃而寂靜。


  從拉穆鎮到帕泰島要經過一條狹長的海峽,海峽裡的水很淺,只有漲潮的時候才能通船,這也就是我們不得不在凌晨4時45出發的原因。


  在穿過海峽之後,天開始逐漸亮起來,在欣賞完海上日出的勝景之後,大約7時左右,船長儒奇指著遠處的一片陸地告訴我們:「那便是傳說中有中國人後代居住的帕泰島。」


  我們極目遠望,想知道當年中國沉船的水手選擇這個島上岸的原因,但島上一眼望不到邊的紅樹林卻阻擋了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到島上有任何的建築或者炊煙。


  半個小時以後,非洲的烈日已經開始煎烤我們的皮膚,帕泰島也離我們越來越近,就在我們的正前方,我發現那無邊的紅樹林突然有了一個缺口,陽光下,一片白色的沙灘閃爍著炫目的光芒,而且沙灘後面隱隱約約有房子的模樣。陪同我們採訪的英國劍橋大學博士、肯尼亞濱海考古專家齊裡亞馬指著那片白色的沙灘說:「那就是上家(shanga)海灘,傳說中的中國沉船水手就是從那裡上岸的。據當時記載,在1415年有一個長頸鹿從馬林迪送給印度的國王,爾後由印度國王轉送給中國皇帝,隨後中國船隊來到這裡要帶回更多的長頸鹿,結果有一條船在這裡迷路沉了下去,船上的人從這邊上家海灘上了岸,爾後住在這裡和當地人開始通婚。」


  轉過身,齊裡亞馬又把手指向了與上家遺址相反的方向,遠方依稀可見幾個小島,「那裡據說有一艘中國沉船,但我們現在並沒有真正看到那條船。」


  如果真的有中國船隻沉沒在那片小島旁的話,那麼逃生的水手應該很容易發現上家村,因為上家村是帕泰島上惟一一個面對著大海的村子,它正好與遠方的那片小島遙遙相對,而那耀眼的白色沙灘在綠色無邊的紅樹林的映襯下,即使在數十公里外,也能夠很容易地發現。


  「撲通」一聲打斷了我們的沉思,船長儒奇熄滅了引擎並把錨扔下了海,「你們該下船了,從這裡走到上家村。我的船不能夠再往前了。」


  我們轉頭望去,發現我們現在位置距離那片白色的海灘還有600多米,莫非我們要扛著攝像機游過去不成。


  原來,這正是拉穆群島周圍海域的特點:海水非常淺,而且密佈珊瑚礁,科學家把這種地形稱之為環礁湖地形,不熟悉地形的船隻經常因為自認為距離海岸很遠而擱淺,而拉穆群島海域的另一個可怕之處是漲潮落潮之間海水深度差距非常大,每個月海水漲潮最深時與落潮最淺時竟相差9米---這湛藍的海面對於古代那些沒有聲吶系統的木船來說,密佈著殺機。


  上家與上海


  跳下水,我們驚奇地發現海水果然只有齊腰深,經過半個小時的跋涉,我們終於站在純白的上家海灘。


  稍事休息之後,我們在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駐帕泰島工作人員穆罕邁德的率領下,向上家村遺址走去。上家村是帕泰島上最古老的村子,建立於公元8世紀。傳說中國水手上岸後想居住在這裡,但當地人一開始並沒有立刻接納他們,在水手中的一位刀法出眾的勇士殺死了當地一條為害多年的大莽蛇後,他們才得以在上家村定居下來。


  據英國劍橋大學的考古專家考證,上家村在15世紀中期被焚燬,焚燬的原因可能是戰亂和缺少淡水。即使中國水手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他們留下的痕跡也被當年的大火毀滅了。如今,上家村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而且,新的威脅也正在逼近上家村遺址:它即將被垃圾掩蓋。


  上家村遺址的最外圍距離海灘僅有20多米,而這片海灘現在已經被一大片垃圾所佔領。垃圾中以爛拖鞋為主,還包括破塑料以及各種能在海面上漂浮的東西。海岸邊的紅樹林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在漲潮時把這些垃圾吸了進來。「這些垃圾都是從印度漂過來的。」齊裡亞馬指著地上一隻藍色的爛拖鞋無可奈何地說。


  隨著地球溫室效應的加強,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上家村遺址這片傳說中中國水手曾經繁衍生息的地方,將永遠地被上升的海面帶來的垃圾所掩埋---歷史總是想方設法地運用一切手段來消滅它走過的痕跡。


  穿行在上家村遺址中,我們向齊裡亞馬博士請教了「上家」這個名字的由來,和我們在肯尼亞遇到的所有地名相比,這個名字的斯瓦西裡拼寫看上去頗有些中國味道。「shanga(上家,斯瓦西裡語讀音翻譯為漢語拼音為shanggai)在斯瓦西裡語中的原意是蜜蜂,上家村叫這個名字意思應該是『有蜜蜂的地方』,另一種解釋是shanga這個詞來自於shanghai(上海),shanghai(上海)是在中國,當時人們取這個名字是用來提示自己是從中國的那個地方來的。目前我們在這裡並沒有發現蜜蜂,所以shanga(上家)來自於shanghai(上海)可能性更大,當然也可能是兩種情況的結合。」齊裡亞馬博士對我們說。


  激動與迷惑同時佔據了我的心,如果「上家」的名字真的來源於「上海」,那無疑是證實有中國人曾在此生存過的重要證據,但在中國人的發音中,「上家」與「上海」畢竟有著明顯的不同,「上家」怎麼會源自「上海」呢?


  我把「上海」的英文拼寫「shanghai」寫在手上讓為我們扛行李的腳夫、當地居民桑巴告訴我它在斯瓦西裡語裡的讀音。「shanghai」從桑巴嘴裡吐出的聲音讓我感到驚奇,「Justassameastheshanga?(和上家一樣嗎?)」「yes」桑巴肯定地點了點頭。


  原來在斯瓦西裡語中,Shanghai(上海)中的h並不發音,因此「上家」的讀音和「上海」完全一樣。


  原來是這樣。如果上家的名字真的來源於上海的話,那麼可以肯定,遇難的中國船隻來自於中國元朝以後的時代---上海從唐朝起稱為「華亭」,元朝統治者到1291年始建上海縣,第二年春天,正式設立上海縣。這正是鄭和下西洋前100多年前的事情。


  「你看,那有一隻獅子。」齊裡亞馬博士在一處遺址前停下腳步,指著一塊牆壁的最頂端對我說。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仔細地端詳,那裡確實有一個用珊瑚做的東西,而且與牆體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或許是我觀看角度的原因,也或許是那「獅子」被風蝕和雨水沖刷得太久而失了原來的形狀,我不敢肯定那珊瑚就是一個趴在牆頂的獅子。


  「那是人工故意做成獅子的,並不是完全天然的珊瑚形狀。」看到我迷惑的表情,帕泰島的工作人員穆罕邁德補充了一句。


  在我的印象中,在房子的屋檐上用動物的雕像(一般是用螭的雕像,龍的一種)做裝飾以及鎮宅、辟邪之用,是中國古代建築與眾不同的特點,而現在,在東非海濱的一個毀於15世紀中期的遺址上,我們竟然看到了一片牆頂上的一個獅子,這究竟是當地一個有創意的黑人工匠所為,還是獲救的中國水手按照故鄉的習慣用珊瑚彫刻的,我無法確定。但當地人顯然只見過獅子,而根本不知道螭為何物,因而將螭與獅子混為一談,也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