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壯年非典型肺炎患者不治

據星島日報報導,衛生署公布昨天再有五名市民因患非典型肺炎而不幸死亡,成為疫症發生以來,單日最高死亡人數。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四名死者均是沒有長期病患的壯年人士,與過去死者大多是患有慢性病體弱長者情況有異。醫管局承認,藥物治療對部分病人沒有效用。有醫生則擔心病毒可能變種,具有更大的殺傷力。

本港非典型肺炎累積患者數目已達到一千一百五十人,而昨日共有四十二宗新增個案,當中五宗為淘大花園個案,九人則為醫護人員(大埔那打素醫院四人、瑪嘉烈醫院兩人、威爾斯醫院兩人及伊利沙伯醫院各一人)。

而單在昨天一日之內,便有五宗死亡個案,死者分別為三名四十歲、四十一歲和五十二歲的男病人,以及兩名四十五歲和六十六歲的女病人,除了六十六歲女病人外,其餘四人均沒有其他長期病患歷史。至昨天,本港因患非典型肺炎而死亡個案,增至四十宗。

醫院管理局高級行政經理劉少懷直言,對多名壯年病人死亡感到不開心。他指上述病患者一直接受深切治療,但病情反覆,目前利用的特效藥治療方法未起作用,其後病人情況惡化,並因而病逝。

他強調,非典型肺炎是一個嚴重的綜合症,醫護人員對有關疾病的發展未有全面認識,儘管大多數病人都對特效藥有良好反應,但少數病人接受有關治療後卻沒有起色。

但他否認多人死亡是因為病人愈來愈多,令深切治療部「爆棚」,入院病人得不到完善照顧所致。

傳染病專家兼香港醫學會會長勞永樂則表示,多了壯年病人死亡並非顯示病毒變種或死亡個案有年輕化趨勢。他指不同年齡組別的非典型肺炎病人其實均有死亡機會,只是死亡率高低之分,但因長者或長期病患者身體較弱,染病後可能捱不了多久便死亡;而原本健康的壯年病人即使治療無效,亦能支持較長時間,故死亡個案到現在才逐漸浮現。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勞永樂指出,迄今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雖仍以年老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為最高,但年輕人社交活躍程度和與人接觸的頻密度都較前者高,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機會亦可能較大,隨吁年輕市民感染個案上升,預計有關年齡組別的死亡數字仍會不斷增加。

另外,目前醫管局主要用特效藥治療病人,血清治療法則較少使用,劉少懷則指血清療法仍只是探討性研究,使用該治療法有一定風險,而曾接受治療的有限病人,療效亦並不一定顯著。不過,他指病人的主診醫生若認為有需要,亦會按個別情況決定是否採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