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不打薩達姆代價更高

華爾街日報今天指出,美國對付薩達姆策略,到這步田地已無轉圜餘地,理由很簡單:不鏟除這個暴力政權的代價,比毅然進兵要更高。

  可是,該報「政治與政策」版一篇論述也指出,不論戰事進行得順利與否,今後美國大致要獨力重建伊拉克、對付北韓和伊朗等流氓政權,會更加困難也更花錢--這是後九一一時代世界經濟大勢所趨。

  該文說,仗還沒打,心理因素就已造成美國失業率高升到九一一以來最高水準,也刺激油價漲破每桶三十七美元,不過若能速戰速決,道瓊重演九一年波灣戰爭行情大有可能。

  波灣戰爭開打那天到戰爭結束,市場信心大增,從2623點狂飆到2882點。

  至於為什麼非打不可,文章表示,不打的成本高於打,主要和國家安全有關--布希不能讓北韓的金日成、伊朗的統治階層看扁,說美國總統的軍事威脅原來只是虛張聲勢。

  誠如原來反戰,但現在願意在國會投贊成票的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科津(Jon Corzine)所說,「不打伊拉克的話,會天下大亂。」

  不過,戰爭向來絕非便宜,耶魯大學教授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估計,萬一戰事拖延,直接成本將達1400億美元,而重建伊拉克費用另外將花費750億美元到5000億美元--如果拖到數十年的話,且油價下跌只能抵消其中一小部分。

  文章沒有指出的是,九一年的波灣戰爭,軍費大部分由日本、德國和中東友邦支出,美國基本上只出兵。美國經濟雖然經過九零年代的「新經濟勃興」,實力大有增長,可是負債也逐年增高。

  文章說,何況今後還要整頓中東、對付北韓和伊拉克、在菲律賓甚至遙遠的非洲追剿恐怖份子,過去美國每年約150億的援外經費,今後可能要增加二到三倍。

  文章表示,這就是唯一超強的經濟負擔--比冷戰期間,兩大超強共同分擔顯然要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