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死傷嚴重,全國人民無不憂心忡忡,關心災區狀況。可來自第一線的報導則照例是輕描淡寫、極為簡略的幾個數字。但他們卻忘不了要加上「××領導同志立即趕往現場指揮救援,看望受災群眾」之類的屁話。昨天剛剛發生的清華北大校園爆炸案,依然是這樣。並沒有人關心領導同志是否到場,而是事件具體的真相。
網際網路的報導相對要迅捷得多,如新浪網對突發事件的報導一般都比較快。這次對對清華北大爆炸案的報導,雖說不是第一時間,但總算在事發後一二小時就做出了報導。不過,在911事件發生之後2分鐘,新浪網就做出了反應,而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卻要2小時。這一點令人費解。在報導清華北大爆炸案的初期,新浪網做了一個專題,有大量圖片和隨時更新的第一時間報導。數小時之後,圖片不見了,接下來,專題也被撤銷。這顯然不是新浪網的新聞技術方面的問題
對於突發事件的報導究竟要報導些什麼?公眾對事件真相(尤其是災難性事件的真相)的知情權如何得到保護?新聞媒體的報導方式的惡習何時能根除?對此,我想,媒體工作者本身肯定也是有許多難言之隱。
-------------
【附】災難發生時,媒體該報導什麼?
蕭瀚
根據25日凌晨的最新消息,新疆巴楚、伽師地區發生的地震,災情十分嚴重,生命的消逝在不斷地繼續,受傷人數也在上升,至於經濟上損失更是難以計算。生活在地震外的我們未必能夠具體幫助受災同胞,但關注他們至少可以讓自己得到一點自我安慰。
除了上述感覺,看這類報導,心裏還容易產生另外的不快,它們延續著長期的新聞陋習:災難發生時,媒體並不注重報導具體災情,將災情化約為死亡人數、經濟損失的數字這些抽象的東東,再加領導同志火速趕到現場、親自指揮搶險之類的一坨坨諛詞,報導就算完事兒了。
這種報導風格已經成了中國官方媒體的固定格式,它反映了幾個被忽視的問題:
第一,缺乏對生命的真正敬畏,這些報導幾乎從不對某個具體死者或者遭難的家庭進行細節報導,將死亡變成了不能產生同體之悲的數字,在本質上表現出對生命的冷漠而不是敬畏。這讓我想起二戰時屠猶魔王艾希曼那句臭名昭著的名言:「殺一個人是殺人,如果殺了100萬,就只是個數字。」抽象的數字會讓人忘記具體的生命本身。
第二,官方媒體不報導災情的具體細節,潛意識中是一種掩蓋和迴避,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剝奪了人們的知情權,未履行公開公共信息的起碼義務,而這些事關公共利益的信息,如果能夠公開,本來是有助於外界向災區提供援助的--至少信息暢通了,人們的援助也就能夠相應地迅速到達,減少中間環節。更不必說細節報導激發人的同情心更容易獲得外界救助。
第三,官方媒體對災情的報導,幾乎無一例外地唱幾句災區各級官員的讚歌,反映了官方媒體輿論心態上頑固的官本位心理。在災情發生時最應該被報導的是災情本身,可是這些報導卻將大量筆墨放在那些官員身上,其篇幅常常要佔到整個報導的1/3--甚至1/2!而且報導中沒有一個死難者的名字--更不必說提供名單,卻必定有某官員的名字,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災區政府重視救災,這當然是好事,必要的報導也未嘗不可,可是一味地強調不但毫無必要,還是醜陋的媚官行為,與救災何干?
這樣的報導風格早該壽終正寢,可是它還健康地活在現實中,真是讓人感到悲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為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