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湖底露真容 文物沒發現垃圾倒不少

寄託著人們無數幻想和猜測的西湖湖底可能要叫人失望了。昨天,經過一週的抽水,從六公園延伸至一公園的760米圍堰內的西湖露出了湖底黑色的泥沙,西湖近50年來終於首次大面積見底。在重見天日的湖床,並沒有發現文物的蹤影,有的卻是五花八門的生活垃圾。

據錢江晚報報導,昨天下午,杭州市文物部門首次對圍堰內部分進行了考古調查,記者與杭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考古人員一同沿著湖濱路的西湖沿岸,從一公園走到六公園,在這最可能發現文物的千餘米的地段,未見到任何有價值的古董。據稱,發現重大文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據介紹,可能存在的文物一般都遺存在淤泥層中。從1952年開始,西湖經過了多次疏濬,從以前的人工疏濬到近年來的機械化疏濬,西湖底下絕大部分面積的淤泥都已經被清理吸排。我們在現場看到,見底的西湖湖底已裸露出大面積的粉沙層,而粉沙層一般不會存在人類工作、生活的痕跡。而沿岸地帶的湖床難以疏濬,依然保留著厚厚的淤泥層,因此要找文物,首要搜尋的範圍自然是這些岸邊湖床的淤泥。

發現文物的希望雖然不大,但文物部門表示還將派專人在現場監督工程施工,不會讓任何文物成為漏網之魚。

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搜尋中記者看到,在沿岸的黑色淤泥地帶,除了大量的白色貝殼和木樁以外,到處都是近年來的生活雜物:大堆的易拉罐、玻璃酒瓶、破自行車、旅遊鞋……極少露面的西湖湖底像一面鏡子再一次照出了人們的一些陋習。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