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水 九成遭垃圾污染

據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北京地下水,已遭垃圾掩埋場滲漏的污水所污染,而且這些污染水將無法淨化。

中國新聞週刊引述大陸中國環境科學院一位研究員的話說,北京市政管委會去年委託一個研究小組,針對北京市的阿蘇衛、北神樹等幾座大型垃圾掩埋場周邊的地下水水質進行檢測。結果研究小組發現,由垃圾掩埋場滲漏出來的有毒物質,已經滲透到地表三十公尺以下的地下水。

他表示,研究小組在檢測中使用高密度電阻率法、瞬變電磁法和地質雷達法等最新地球物理方法,所以檢測結果絕對可信。雖然,由於市政管委會用在地下水檢測的資金有限,無法進一步探測更深的地下水質,但垃圾掩埋場一旦發生滲漏,污染一定會超過三十公尺。

北京目前有阿蘇衛、北神樹、安定和六里屯四座大型垃圾掩埋場,另有交家坡掩埋場正興建中,目前確定已發生滲漏的是位於小湯山下的阿蘇衛掩埋場。由於北京城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面又是地下水的上游,因此阿蘇衛垃圾掩埋場發生污水滲漏,將嚴重影響北京城的地下水水質。

由於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不足,各掩埋場所處理的垃圾都是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有機垃圾經掩埋發酵後形成滲透液體,再混合工業垃圾有害物質,污染地下水。

大陸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程業勛指出,北京的淺層地下水基本上是不能用了,現在用的都是深層地下水。

據悉,北京市的垃圾處理在一九九一年之前,是不做任何防水層處理的堆放處理方式。阿蘇衛垃圾掩埋場第一期工程於一九九一年完工,成為北京市第一個無害化垃圾掩埋場,目前每天的垃圾處理量是八百公噸左右。不過,一九九四年全部完工的阿蘇衛垃圾場,並沒有在隔水層下設計地下水導流層。

為了挽救阿蘇衛的滲漏情況,北京市政府將投入一千七百萬元人民幣,在該垃圾場建立「止帷幕漿灌工程」,也就是在掩埋場四周向下二十六公尺,建造一圈圍牆,將垃圾掩埋場圍起來。

不過,專家認為這項做法並沒有太大作用。大陸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環委會委員趙章元認為,這項工程根本沒有用,因為不論蓋多深的防護牆,垃圾堆底部仍無法包住。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程業勛說,垃圾堆的底部一般都是以黏土層隔離,再加上數層塑膠墊。如果堆放得過高,堆一層垃圾就再壓一層土,底部將無法承受壓力而發生滲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