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網友指摘《英雄》任意演繹歷史

 2003-01-26 04:1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雖然大陸媒體對《英雄》進行熱捧,但此片在國際影評中失利,同時,國內網友也質問此片對歷史的任意改動。 有網友指出,如果《英雄》僅使用文字表達出來,其結果一定蒼白異常。即使是電影之中,不可理喻之處也是隨處可見。有網友指出電影之中四大怪。以下是網友在京華論壇上的評論:

一、奇怪的秦軍

在無名講述的第一個故事裡,秦軍對趙國的一座城市發動了攻擊。這是一次令人不可思議的弓箭襲擊,影片展示了弓箭襲擊下的藏書閣,其弓箭密集程度讓人以為這是一次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然而在沒有衛星定位及激光制導的時代,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合理的解釋是,秦軍向全城發動了同樣密度的襲擊。那我們不禁要問,這需要多少弓箭呢?秦軍具備這樣的後勤補給能力嗎?在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裡,我們懂得了弓箭對於軍隊的寶貴。秦軍就這樣將天文數字的弓箭送給了趙國的城市而不是用來對付他們的對手──趙國軍隊。如此草率,秦軍指揮官豈不是有通敵之嫌?如果說,秦軍要用武力威懾趙人,不戰而屈人之兵,那就更加奇怪,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平民而非軍隊。對平民發動襲擊,明明是暴君所為,而在影片後面,安排了這位暴君對無名振振有辭地說什麼「和平」的以及最後字幕所書「護國護民」.親眼目睹這一切的無名又怎會憑秦王那幾句話就改變初衷呢?

二,奇怪的行刺

最奇怪的刺秦事件發生在殘劍和飛雪身上。這兩個人直接衝進了秦王宮。在數千全副武裝的衛士中間來去自由。想不到天下竟有這般生猛的刺客。但是,也就是這樣的刺客在與秦王的對陣中竟一時拿他不下,被秦王追得滿殿亂跑。若不是藉助宮中帷幕的掩護,他甚至不能發起致命的襲擊。只不過這致命一擊最後以手下留情告終,理由是殘劍忽然覺得秦王不能殺。這個念頭從何而來的?沒法解釋。劇中的說法是,他從書法中悟到了劍術的最高境界是「不殺」。既如此,他們到秦宮裡幹什麼,參觀嗎?進一步的解釋是,他在刺秦王的一剎那頓悟了。可是憑什麼?難道殘劍當時認為,秦宮這地方既然來去如此容易,不如先回去好好想想再說,頂多再補刺一回也就是了。至於殘劍的那個「不殺」的境界更是奇怪。「不殺」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創始人殘劍、繼承人無名,還搭上最美麗的女刺客都以死告終。這哪裡是「不殺」,分明是「自殺」,有什麼可以引為自豪的?

三、奇怪的秦王

無名為了刺秦,煉就了一個叫「十步一殺」的必殺技。然而,當他來到距離秦王十步以內後,秦王還是發現了問題:「你手中無劍,如何行刺?」無名的回答竟然是:「奪劍。」劇中交代,無名與殘劍武功相若。想當年,殘劍刺秦時手中有劍尚且惡鬥(怎麼也有十幾個回合吧),無名赤手空拳衝上去誰敢說就一定是秦王的對手?遑論「奪劍」,更遑論「十步一殺」?況且理論上講,只要一擊不中便意味著行刺失敗。也就是說,無名策劃的刺殺行動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而飛雪卻為此與殘劍對決,乃至全都了結了性命,是不是比竇娥還冤?更奇怪的是,暴君秦王已然勝券在握,卻將劍丟給了無名,自己背轉身去,這不是腦子
進水了嗎?我要說,這兩個人思想都有問題,而且碰到了一起。

四、奇怪的存活

在《英雄》裡,無名完成了對三個著名刺客的追殺,因而獲得封賞。令人驚奇的是,實際上無名並沒有殺死其中任何一人,他們都活著。秦王相信了無名。憑什麼相信的呢?三件兵器以及清場目擊者的證詞。

我不知道秦王是否會如此輕信,但我想大家都肯定記得荊軻刺秦王的時候,為取得秦王的信任,荊軻獻上的是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由此可見,要秦王相信是需要鐵證的。而當無名刺長空的時候,秦國高手就在身側,長空的項上人頭如何保得住?如果一定要說,此時此刻無名尚有保護長空的可能,那麼在秦營與飛雪一戰之後,飛雪斷無全身而退的理由。一定讓他們都活下來,有些兒戲的味道。到了最後,字幕顯示,長空以棄武告終。這又是為什麼?比較合理的解釋可能是意冷心灰。

有句老話,叫做「歷史不是一個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歷史題材的表現一定要慎之又慎,這恐怕也是《英雄》可以提醒我們的地方。(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