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萬里河山──國軍老兵的回憶」,是我的一位朋友之父親的親筆回憶錄。楊步震先生今年八十餘歲,現居江蘇南通,身體依然康健。老人從年輕時起就有記日記的習慣,至今不綴,日記本已積有一米多高。中國人口雖眾,能寫回憶錄的卻不多見。特別是近代以來,風雲際會,親身經歷過大事變、行程萬里又有文化的健在者,更是稀少。楊老先生的回憶,全是他自己親身經歷,不僅是可貴的個人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補正史之闕,彌足珍貴。
這部回憶錄,跨度從民國初年至二十一世紀初,寫成以後沒有正式出版,只自己印了幾十冊供親朋好友們閱讀,我受作者之子的授權在網上轉載。老人的一生相當坎坷,現在發表的叁部分只佔其中的30%,餘下解放後的部分,因可以想見的原因,有些內容不好詳細寫,能否繼續轉載,要徵得本人及家屬的同意。楊老回憶錄的原名為「二戰老兵話滄桑」,考慮到這個名字不能概括楊老先生的一生經歷,我在轉載時,經家屬同意改為現名。文中個別字無法顯示,系輸入系統的問題,今後正式發表當作補正。
1918 年 (中華民國 7 年)
農曆正月二十日(公曆 3月 2日)寅時,我出生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通津鋪鎮花合村五組,楊宅一個農民家庭,排行第五,取名萬春。字步震,號梯生。
祖父秀江,父啟雙,母田馥秀終身務農。父親的一生只做過一任甲長,屈居保長之下,它是當時政權建設中最低層的一塊奠基石。
我有兄姐六人,長兄萬清、次兄萬年都已早逝,叁兄萬政、四兄萬銀分別於1987年、1992年年屆八十壽終,兩位姐姐桂香、酉香都在抗日戰爭時期離世,他們都以農業為本,兼務小本經營。
1923年(中華民國 12 年) 6歲
開始上私塾讀「人之初,性本善」的《叁字經》,私塾設在本宅,共讀十餘人全是男童。
1924年(中華民國 13 年) 7歲
讀《論語》,私塾改在曾宅,該處離本宅僅二華里,來去由叁哥萬政接送,遇上雨天就騎在他的肩頭上。
1925年(中華民國 14 年) 8歲
到宅西胡任之私塾,仍讀《論語》、《孟子》、《左傳》和《資治通鑒》等,一讀就是叁年,並開始學寫對聯。
上述這些書雖然讀得不少,而且每天要在教師書桌前掩卷背誦,可以說已到滾瓜爛熟的境地,但教師只知教讀,不加任何解釋,雖讀的多,實在不知其意。
當時地方散兵游勇很多,擁有槍支的人就拉山頭,結果大魚吃小魚,相互火拚,成者為王,他們打著劫富濟貧的幌子向地主富農開刀,到處捕人,名曰:「捉肥豬」。並索取高額贖金,如無現金可贖,就要受他們的罪了。在此情況下,我伯母的親人莫求凡先生和夫人卓鳳薔女士,拖兒帶女從九龍山莊園來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來躲避風聲,因而我在這時就和他家的五公子莫畏及二姑莫賓芳相識了,並在屋後拐棗樹下盤桓嬉戲。不過一兩天大家就混熟了,有時我未起床,莫畏就來到我床邊喊我,兩家大人都感到孩子有了夥伴也化憂為喜了,那時莫賓華還在襁褓之中。但他們沒住多久,因風聲稍減,就「兒女一擔挑」匆匆走了。
不久,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又響遍湘西一帶,地主莊園受到嚴重威脅,汆湖崗的舉人趙春泉老先生和他的兒子趙禪父先生坐著轎子也來我家躲避,朝夕相處,我深受他父子倆的喜愛,因而父親遂與禪父先生結成乾親家之好,後來風聲越鬧越大,合保溪這塊小地方顯然不是藏龍臥虎之地,他們父子倆便轉移到安全地帶去了。
合保溪雖是個地無叁尺平,人無叁分銀的窮山溝,但東有白馬泉,西有白鶴觀,南在九條嶺上有女媧娘娘廟,北有西武當廟。每逢天旱,善男信女總要敲鑼打鼓到處進香磕頭,盼望菩薩早日降下甘露,我也敲著小鑼爬山越嶺,隨在這個不整齊的行列中感到十分有趣。
這些觀廟規模都很小,香火也不盛,但作點綴也可算是一些景點,如加以開發,可以招致一批遊人,可惜在那軍閥混戰各自為政的年代,誰有閑情逸致為山河增色呢!
1927年(中華民國 16 年) 10歲
入斗溪小學肄業,結束了四書五經的呆板學習。斗溪小學設在彭家崗關帝廟裡,離我家有15華里,一半山路,一半平地,如要走讀,一天來回就要走30華里,當然不可能。從此我就離開溫暖之家,單獨一人到外面作為寄宿生就讀了,母親很不放心,每逢東嶽觀趕集,她便來學校問長問短,並帶些好吃的來給我。
這個小學以莫姓子弟為多,校長也姓莫,叫莫如舜,號子理。國文教師龔石村先生是位美髯翁,家住斗溪口下,庭園中廣植雪梨,碩果纍纍,「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正好為此寫照。
莫求凡先生教授歷史和音樂課,他彈得一手好琵琶和風琴,一言一笑,深得學生所尊敬。
莫逸,莫子桂,子重兄弟,莫德煌都跨進了這學校,雖然家庭成份不同,一富一貧,但學生本身是平等的,相處時間一久,大家就成了知心好朋友了,尤其我與子桂兄弟倆的感情特別深厚。
由於「五.四」運動的興起和北伐軍的成功等因素,學校開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袁世凱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給予無情的譴責。從山溝裡跑出來的我,一時確實大開眼界,求知的慾望實在是太迫切了。
學校後面就是一塊操場,豎有籃球架,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都跑去打籃球、跳繩、打飛棒。我則抓緊時間一方面向高一級的同學借《新青年》和《東方雜誌》看,一方面練習毛筆字,又加在上課時勤做筆記,把教師寫在黑板上的東西一字不漏地全記下來,這樣在考試時就大有用武之地,不臨時抱佛腳了。比如什麼叫做政治?答曰:政,是眾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叫做政治。所以在《公民》考試中我得了滿分,全班同學感到驚訝,期末考試,我竟排榜第二。校長為了表揚成績優良的學生特選舉我做了班長,並免交全年學費,全年學費為袁大頭光洋伍園,這在當時物價平穩情況下,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使家庭有如釋重負之感。
我家種有五六畝梯形水田和幾畝山地,播種玉米、高梁、小米、蕃芋等雜糧,一般情況下,可有一個溫飽。在寒暑假裡我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如牽牛飲水吃草,送茶水到田間以及插秧等等。每遇雨後初晴,騎在牛背上看見出現在山邊五顏六色的彩虹,彷彿就在我的腳下,但一走到山邊,距離還是那麼遠。看得清清楚楚,卻又摸不著她,這種天體變化,鄉村孩子能盡情欣賞,而城市裡兒童就缺乏這種奇觀了。
我的童年離不開「耕讀」二字,父親的心裏並無「望子成龍」的奢望,只是希望能算算帳、保保家於願足矣。
我的伯父啟聖公,也是一生務農,老實巴結的莊稼漢。伯母莫氏生了九位千金,卻無一男,她們的取名是按「地支」來取的,如午姐、戊姐、卯姐、未姐等等,一個一個的出嫁都要就地取材做些箱櫃嫁妝,到了最後幾乎把家產田地全賠上了,落得個「家徒四壁」。但每逢兩位老人的生日,那九對夫婦都要回來拜壽,熱熱鬧鬧,大有人口爆滿之勢。當此時也,我心最歡,因為這九位姐姐一見面總要摸我一下,抱我一下,隨手拿些油炸麻花、炒米、花生之類的東西給我。有位姓史的姐夫很會講故事,什麼武松打虎,劉、關、張桃園叁結義,以及劉姥姥進大觀園出盡洋相等等,他話匣子一打開,猶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不可收拾,使我這幼小心靈深受啟發。
1931年(中華民國 20 年) 14歲
斗溪小學畢業後,趙禪父先生看了我的作文,認為我的文字功底太薄,不忙急於升學上慈利中學,要培養我把國文這門基礎課打牢學好,將來才有立足之地,於是就到了叁浯園,老師就是禪父先生。來此就讀的也是不外趙姓子侄,外姓子弟僅佔叁分之一,讀的書籍,攻打一門,全為古文,略加時事,並訂閱一份漢口版《新聞日報》,使我對世界認識更加一層瞭解。
叁浯園離我家也有十多華里,在九嶺山之南,我家在九嶺山之北,來回走動需要繞合保溪、貓兒山、干溪溝,才能到達汆湖崗上之叁浯園,如果把九嶺山腰部開鑿一個隧道,就只有兩叁裡路程了,這是我當時的一種幻想,當然無法實現。
我在叁浯園只讀了半年,老師因好交遊,不願受此執教拘束,改由另一位趙姓老師任教並遷移到叁浯寺去上課。此寺離叁浯園約兩華里,這是一座唐代建築的寺院,一進大門就看到「義存漢室叁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的關公座像。大雄寶殿供有大型泥塑釋迦牟尼佛像和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晨鐘暮鼓,發人深省,是修學養性的好地方。
1932年(中華民國 21 年) 15歲
禪父先生認為我的文字功底和古文辭章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要我在古文詩詞方面再下一番苦功,乃於是年春節過後改到九龍山南麓未遲園莫求凡先生家就讀,所授教材為唐宋八大家古文和詩詞,時在「九一八」事變之後,結合當前形勢宣講時事和歷代英烈事績。因求凡公是南社成員,對國家存亡抱有極大的義憤,與吳恭亨,李澄宇,傅熊湘,柳亞子時有唱和,因而學生們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為我後來投入軍界奠定了基礎。
未遲園屋後遍植松竹,課餘之暇,我常獨自一人或和莫畏漫遊於竹林中,即景作詩或刻字於竹上。在孔夫子生日那天,我與同學們打賭,飲了半斤燒酒,結果酩酊大醉,躺於竹林中,半夜方醒,滿臉滿足都是露水,第二天大家笑我,我卻泰然自若,但從此對杯中之物就不敢貿然了。
因這一年的學業有所長進,求凡公誇我的詩「已造叁昧」、「入木叁分」,說我寫的文章有「獨到的見解」,竟然在課堂上大加表揚,由此而引起一些富家子弟對我的嫉妒,而我仍然埋頭苦讀,不與他們在衣著及飲食方面攀比。這無形中在同學中就分成了貧富兩派,滿子約、吳世忠等為富派,我與趙思容等為貧派,但莫畏雖與子約為至親表兄弟,卻始終站在我這邊,遇有口角上的爭論,他毫不含糊地替我說話,從此我和他由總角之交變成莫逆之交了。這時莫畏已訂有一份《湖南通俗日報》,並在報上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風波》一文,是用白話寫的,對我很有啟發,因為我的文章總離不開「之乎者也」。該報報頭是由湖南省主席何鍵題寫的,有關國內外時事和社會攣琶刻於加邢晗傅謀ǖ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這部回憶錄,跨度從民國初年至二十一世紀初,寫成以後沒有正式出版,只自己印了幾十冊供親朋好友們閱讀,我受作者之子的授權在網上轉載。老人的一生相當坎坷,現在發表的叁部分只佔其中的30%,餘下解放後的部分,因可以想見的原因,有些內容不好詳細寫,能否繼續轉載,要徵得本人及家屬的同意。楊老回憶錄的原名為「二戰老兵話滄桑」,考慮到這個名字不能概括楊老先生的一生經歷,我在轉載時,經家屬同意改為現名。文中個別字無法顯示,系輸入系統的問題,今後正式發表當作補正。
1918 年 (中華民國 7 年)
農曆正月二十日(公曆 3月 2日)寅時,我出生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通津鋪鎮花合村五組,楊宅一個農民家庭,排行第五,取名萬春。字步震,號梯生。
祖父秀江,父啟雙,母田馥秀終身務農。父親的一生只做過一任甲長,屈居保長之下,它是當時政權建設中最低層的一塊奠基石。
我有兄姐六人,長兄萬清、次兄萬年都已早逝,叁兄萬政、四兄萬銀分別於1987年、1992年年屆八十壽終,兩位姐姐桂香、酉香都在抗日戰爭時期離世,他們都以農業為本,兼務小本經營。
1923年(中華民國 12 年) 6歲
開始上私塾讀「人之初,性本善」的《叁字經》,私塾設在本宅,共讀十餘人全是男童。
1924年(中華民國 13 年) 7歲
讀《論語》,私塾改在曾宅,該處離本宅僅二華里,來去由叁哥萬政接送,遇上雨天就騎在他的肩頭上。
1925年(中華民國 14 年) 8歲
到宅西胡任之私塾,仍讀《論語》、《孟子》、《左傳》和《資治通鑒》等,一讀就是叁年,並開始學寫對聯。
上述這些書雖然讀得不少,而且每天要在教師書桌前掩卷背誦,可以說已到滾瓜爛熟的境地,但教師只知教讀,不加任何解釋,雖讀的多,實在不知其意。
當時地方散兵游勇很多,擁有槍支的人就拉山頭,結果大魚吃小魚,相互火拚,成者為王,他們打著劫富濟貧的幌子向地主富農開刀,到處捕人,名曰:「捉肥豬」。並索取高額贖金,如無現金可贖,就要受他們的罪了。在此情況下,我伯母的親人莫求凡先生和夫人卓鳳薔女士,拖兒帶女從九龍山莊園來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來躲避風聲,因而我在這時就和他家的五公子莫畏及二姑莫賓芳相識了,並在屋後拐棗樹下盤桓嬉戲。不過一兩天大家就混熟了,有時我未起床,莫畏就來到我床邊喊我,兩家大人都感到孩子有了夥伴也化憂為喜了,那時莫賓華還在襁褓之中。但他們沒住多久,因風聲稍減,就「兒女一擔挑」匆匆走了。
不久,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又響遍湘西一帶,地主莊園受到嚴重威脅,汆湖崗的舉人趙春泉老先生和他的兒子趙禪父先生坐著轎子也來我家躲避,朝夕相處,我深受他父子倆的喜愛,因而父親遂與禪父先生結成乾親家之好,後來風聲越鬧越大,合保溪這塊小地方顯然不是藏龍臥虎之地,他們父子倆便轉移到安全地帶去了。
合保溪雖是個地無叁尺平,人無叁分銀的窮山溝,但東有白馬泉,西有白鶴觀,南在九條嶺上有女媧娘娘廟,北有西武當廟。每逢天旱,善男信女總要敲鑼打鼓到處進香磕頭,盼望菩薩早日降下甘露,我也敲著小鑼爬山越嶺,隨在這個不整齊的行列中感到十分有趣。
這些觀廟規模都很小,香火也不盛,但作點綴也可算是一些景點,如加以開發,可以招致一批遊人,可惜在那軍閥混戰各自為政的年代,誰有閑情逸致為山河增色呢!
1927年(中華民國 16 年) 10歲
入斗溪小學肄業,結束了四書五經的呆板學習。斗溪小學設在彭家崗關帝廟裡,離我家有15華里,一半山路,一半平地,如要走讀,一天來回就要走30華里,當然不可能。從此我就離開溫暖之家,單獨一人到外面作為寄宿生就讀了,母親很不放心,每逢東嶽觀趕集,她便來學校問長問短,並帶些好吃的來給我。
這個小學以莫姓子弟為多,校長也姓莫,叫莫如舜,號子理。國文教師龔石村先生是位美髯翁,家住斗溪口下,庭園中廣植雪梨,碩果纍纍,「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正好為此寫照。
莫求凡先生教授歷史和音樂課,他彈得一手好琵琶和風琴,一言一笑,深得學生所尊敬。
莫逸,莫子桂,子重兄弟,莫德煌都跨進了這學校,雖然家庭成份不同,一富一貧,但學生本身是平等的,相處時間一久,大家就成了知心好朋友了,尤其我與子桂兄弟倆的感情特別深厚。
由於「五.四」運動的興起和北伐軍的成功等因素,學校開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袁世凱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給予無情的譴責。從山溝裡跑出來的我,一時確實大開眼界,求知的慾望實在是太迫切了。
學校後面就是一塊操場,豎有籃球架,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都跑去打籃球、跳繩、打飛棒。我則抓緊時間一方面向高一級的同學借《新青年》和《東方雜誌》看,一方面練習毛筆字,又加在上課時勤做筆記,把教師寫在黑板上的東西一字不漏地全記下來,這樣在考試時就大有用武之地,不臨時抱佛腳了。比如什麼叫做政治?答曰:政,是眾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叫做政治。所以在《公民》考試中我得了滿分,全班同學感到驚訝,期末考試,我竟排榜第二。校長為了表揚成績優良的學生特選舉我做了班長,並免交全年學費,全年學費為袁大頭光洋伍園,這在當時物價平穩情況下,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使家庭有如釋重負之感。
我家種有五六畝梯形水田和幾畝山地,播種玉米、高梁、小米、蕃芋等雜糧,一般情況下,可有一個溫飽。在寒暑假裡我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如牽牛飲水吃草,送茶水到田間以及插秧等等。每遇雨後初晴,騎在牛背上看見出現在山邊五顏六色的彩虹,彷彿就在我的腳下,但一走到山邊,距離還是那麼遠。看得清清楚楚,卻又摸不著她,這種天體變化,鄉村孩子能盡情欣賞,而城市裡兒童就缺乏這種奇觀了。
我的童年離不開「耕讀」二字,父親的心裏並無「望子成龍」的奢望,只是希望能算算帳、保保家於願足矣。
我的伯父啟聖公,也是一生務農,老實巴結的莊稼漢。伯母莫氏生了九位千金,卻無一男,她們的取名是按「地支」來取的,如午姐、戊姐、卯姐、未姐等等,一個一個的出嫁都要就地取材做些箱櫃嫁妝,到了最後幾乎把家產田地全賠上了,落得個「家徒四壁」。但每逢兩位老人的生日,那九對夫婦都要回來拜壽,熱熱鬧鬧,大有人口爆滿之勢。當此時也,我心最歡,因為這九位姐姐一見面總要摸我一下,抱我一下,隨手拿些油炸麻花、炒米、花生之類的東西給我。有位姓史的姐夫很會講故事,什麼武松打虎,劉、關、張桃園叁結義,以及劉姥姥進大觀園出盡洋相等等,他話匣子一打開,猶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不可收拾,使我這幼小心靈深受啟發。
1931年(中華民國 20 年) 14歲
斗溪小學畢業後,趙禪父先生看了我的作文,認為我的文字功底太薄,不忙急於升學上慈利中學,要培養我把國文這門基礎課打牢學好,將來才有立足之地,於是就到了叁浯園,老師就是禪父先生。來此就讀的也是不外趙姓子侄,外姓子弟僅佔叁分之一,讀的書籍,攻打一門,全為古文,略加時事,並訂閱一份漢口版《新聞日報》,使我對世界認識更加一層瞭解。
叁浯園離我家也有十多華里,在九嶺山之南,我家在九嶺山之北,來回走動需要繞合保溪、貓兒山、干溪溝,才能到達汆湖崗上之叁浯園,如果把九嶺山腰部開鑿一個隧道,就只有兩叁裡路程了,這是我當時的一種幻想,當然無法實現。
我在叁浯園只讀了半年,老師因好交遊,不願受此執教拘束,改由另一位趙姓老師任教並遷移到叁浯寺去上課。此寺離叁浯園約兩華里,這是一座唐代建築的寺院,一進大門就看到「義存漢室叁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的關公座像。大雄寶殿供有大型泥塑釋迦牟尼佛像和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晨鐘暮鼓,發人深省,是修學養性的好地方。
1932年(中華民國 21 年) 15歲
禪父先生認為我的文字功底和古文辭章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要我在古文詩詞方面再下一番苦功,乃於是年春節過後改到九龍山南麓未遲園莫求凡先生家就讀,所授教材為唐宋八大家古文和詩詞,時在「九一八」事變之後,結合當前形勢宣講時事和歷代英烈事績。因求凡公是南社成員,對國家存亡抱有極大的義憤,與吳恭亨,李澄宇,傅熊湘,柳亞子時有唱和,因而學生們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為我後來投入軍界奠定了基礎。
未遲園屋後遍植松竹,課餘之暇,我常獨自一人或和莫畏漫遊於竹林中,即景作詩或刻字於竹上。在孔夫子生日那天,我與同學們打賭,飲了半斤燒酒,結果酩酊大醉,躺於竹林中,半夜方醒,滿臉滿足都是露水,第二天大家笑我,我卻泰然自若,但從此對杯中之物就不敢貿然了。
因這一年的學業有所長進,求凡公誇我的詩「已造叁昧」、「入木叁分」,說我寫的文章有「獨到的見解」,竟然在課堂上大加表揚,由此而引起一些富家子弟對我的嫉妒,而我仍然埋頭苦讀,不與他們在衣著及飲食方面攀比。這無形中在同學中就分成了貧富兩派,滿子約、吳世忠等為富派,我與趙思容等為貧派,但莫畏雖與子約為至親表兄弟,卻始終站在我這邊,遇有口角上的爭論,他毫不含糊地替我說話,從此我和他由總角之交變成莫逆之交了。這時莫畏已訂有一份《湖南通俗日報》,並在報上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風波》一文,是用白話寫的,對我很有啟發,因為我的文章總離不開「之乎者也」。該報報頭是由湖南省主席何鍵題寫的,有關國內外時事和社會攣琶刻於加邢晗傅謀ǖ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我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