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社論:臺灣小心掉入中國「以退為進」戰略的陷阱

美國國防部次長費斯九日表示,美方在美中第一次的國防諮商會談中,主動關切中國在台海對岸持續部署導彈,指出此舉具有威脅性,「不利區域穩定」,不過,中方並未提出可能減少對臺導彈威脅的建議。費斯說,美方在會談中重申對臺灣的立場,中方仍不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兩岸衝突的立場。他形容中國的態度是「不幸,但不令人意外」。費斯說,美國主動關切中國的導彈部署,因為這些導彈的目的顯然在壓制和脅迫臺灣,這不是降低台海緊張和風險的正確做法。

這次美中國防諮商會談,是美中在去年四月發生南海撞機事件,造成兩國關係緊張以來首度恢復舉行,是否象徵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後美中軍事合作關係的修補,頗受國際社會關注。另外,美中關係最敏感的議題即為臺灣問題,而中國在對臺統戰策略轉為「經濟統戰為主、軍事威脅為輔」後,手段更趨靈活,依據中國最近公布的國防白皮書即體現了這種兩手策略,一方面鼓吹兩岸交流與三通,一方面又反對美國向臺灣提供戰區導彈防禦援助。所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十月與布希總統會談時,曾主動提到以撤除部署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導彈,來換取美國減少對臺軍售。江澤民的提議雖然未獲美國的積極回應,卻凸顯出中國已有將撤除對臺部署導彈與美國對臺軍售掛鉤的企圖。因此,此次美中國防諮商會談中,中國代表是否會正式採取「撤除導彈與軍售掛鉤」的策略,更是備受矚目。

事實上,在美中國防諮商會談前夕,最新一期的「台海軍情」雜誌也報導,美國國防部已開始考慮凍結或延緩出售導彈防禦系統給臺灣,做為試探中國的回應。而少數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也在鼓吹美國應該主動向中國表示如果中國大幅減少導彈威脅,美方將節制提供給臺灣的導彈防禦能力。故而,中國雖然並未在美中國防諮商會談中提到導彈與軍售掛鉤的問題,卻已經為此一議題營造出有利的氣氛。因此,儘管此次美中國防諮商會談並無新意,也未見重大成果,吾人對於中國新一輪的統戰攻勢,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以撤除對臺部署導彈以交換美國減少對臺軍售之說,在我國人看來,實在極其荒謬絕倫,但對於不瞭解中國窮兵黷武真相的多數世人而言,仍能發揮欺瞞的效果。

中國對臺部署四百枚導彈,並且揚言不放棄武力犯臺,這種行為是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的公然威脅,不為文明社會所容許;而臺灣擁有防衛武力乃是保障二千三百萬人民的身家性命必要的舉措,兩者豈可相提並論。中國即使願意撤除部署東南沿海的導彈,也只是做了本來應該做的事,改正不合理的現象而已,豈能因此將美國對臺軍售當成交換籌碼?兩岸問題本應以和平手段解決,不能訴諸武力,而且臺灣的前途只能由臺灣人民決定,不是在武力威脅下由中國少數獨裁者所主宰。因此,世界文明國家莫不對中國對臺部署導彈的野蠻行徑,深表反對,歐洲議會、美國以及主要民主國家的議會紛紛通過決議,呼籲中國撤除東南沿海導彈,可見反對中國的軍事恫嚇,乃是世人共同的心聲。

中國對臺部署導彈既屬不當的野蠻行為,則撤除對臺導彈應是無條件的作為,不料中國卻有意將其當成籌碼,以強化與美國的軍事交流,並弱化臺美關係。而且,從當前種種跡象看來,中國正伺機打出這一張王牌,臺灣在要求中國撤除導彈之餘,若不能妥為因應此一變局,恐怕會有進退失據之虞。其實,分析中國最近的對臺策略,可以發現其手法之靈活令人稱奇。中國領導人已然瞭解欲瓦解臺灣,經濟滲透比赤裸裸軍事、政治手段更為有效,而兩岸一旦三通,必然導致臺灣社會國防與經濟的崩盤,因此乃一改過去非在一中前提下不能三通的作法,拋出種種的變通之道,如「兩岸航線」、「三通航線」,將臺灣逼到退無可退的牆角。以過年的台商間接包機為例,臺灣提出「單向、間接」的原則,中國縱然百般不願,但是為了讓臺灣逐漸掉入三通陷阱,還是宣稱願意配合,如此一來,若是間接包機不成,則咎在臺灣,而一旦成行,則臺灣將欠下中國「人情」,下次台商包機,中國若要求雙嚮往來,我方將難以拒絕。

中國統戰手段之靈活,在將撤除導彈與對臺軍售掛鉤上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坦言之,中國雖然對臺部署四百枚導彈,但在美國對臺提供安全承諾下,若欲犯臺,恐仍力有未逮,既然導彈作用有限,又徒然引起臺灣人民的反感,而且,即使撤除導彈,仍可隨時機動重新部署,則將撤除導彈當成交換美國對臺軍售的籌碼,進而博取臺灣人民的好感,乃是上算之舉,對中國而言,何樂而不為。此次美中國防諮商會談,中國雖然沒有提出撤除導彈交換美國減少對臺軍售的建議,但是政府仍必須警惕,一旦中國以撤除導彈作為對臺宣傳,是否會瓦解多數國人的敵我意識,使臺灣人民的精神防線完全失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