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滑稽荒謬:中國86個城市爭建「國際大都市」

 2002-08-17 21: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光明日報》最近報導說,全國已有86個城市提出要建成「國際大都市」,「國際大都市」將要在神州大地上「遍地開花」。筆者總有些懷疑這條消息的可靠性--多達86個城市要向「國際大都市」邁進,怎能不讓人感到吃驚和懷疑呢?如果這條消息是真的,那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謬了,比天方夜譚還要天方夜譚。全世界有那麼多發達國家,也只有紐約、倫敦、巴黎等10多個公認的國際大都市,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居然要建86個「國際大都市」!這不是痴人說夢,又是什麼?

不過,即使「86」這個數字不夠準確,估計也差不到哪裡去。在三年前的全國「兩會」期間,就有媒體披露說,全國有4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設國際大都市」。在隨後的三年中,會不會又有不少城市加入到「國際大都市」的建設「潮流」之中?以筆者的判斷,多半是會的。因為國人做事總喜歡相互攀比,喜歡湊熱鬧,喜歡「一窩風」。「建設國際大都市!」這話聽上去是那樣時髦和振奮人心,稍微有點條件的城市要上,沒有條件的城市,「創造條件也要上」。

建設「國際大都市」,這已經成了一些領導同志心中的一大「情結」。從積極的意義上說,這個「情結」緣於人們的富民強國夢,是不甘人後、奮發圖強精神的體現;從消極的意義上講,這個「情結」背後隱藏著的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工作作風,反映了一些領導幹部好高騖遠的虛榮心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建設「國際大都市」,還可能被視作「形象工程」、「民心工程」,一些領導幹部為了給自己的「政績」塗抹上華麗的色彩,盲目擴大城市規劃,到處「圈地」,其結果往往是勞民傷財,大事沒辦成,小事沒辦好,惹得老百姓怨聲載道。某個鄰近上海的地級市,斥巨資建成一個「國際化」的大飛機場,建成後每天只有20來個乘客,這豈不是一個很大的教訓。

「國際大都市」的建設,是一件非常慎重、嚴肅、務實的大事,不是隨便拍拍腦袋、誇誇海口就能實現的。一些權威專家認為,要想成為公認的「國際大都市」,必須符合以下幾項標準:一是經濟、貿易、金融中心,對本國經濟及世界某一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具有一定的調節、控制能力;二是眾多的跨國公司和財團總部的集中地,擁有大量的資本和人才,其決策輻射面能超越國界;三是建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高度發達的第三產業和綜合服務功能,建有現代化設施的中心商務區;四是必須具有國際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交通、信息網路的全球化,物質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人才流高度暢通;五是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的國際化,具有全方位開展這些交流的設施和人才;六是要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七是常住人口規模和一定比例的外籍居民。

對比以上幾條標準,我們有幾個城市有資格、有能力建設「國際大都市」呢?筆者認為,目前除北京、上海等少數幾個大城市外,全國其它城市還是不要把建設目標放在「國際大都市」上,不妨多從小處著眼,從小事著手,集中力量為老百姓多辦實事,這恐怕要比頂個「建設國際大都市」的虛名有意義得多。


千龍新聞網(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