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諷刺官員不肯退休的詩:不致仕

唐朝詩人白居易諷刺官員不肯遵守退休(致仕)制度的詩,今天讀來仍有現實意義,該詩原文是:

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
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可憐八九十,齒墮雙眸昏。
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挂冠顧翠綴,懸車惜朱輪。
金章腰不勝,傴僂入君門。
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
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時共嗤誚,晚歲多因循。
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寂寞東門路,無人繼去塵!

譯成白話文就是:

不退休

官員到了七十歲就應該退休,這在有關規章制度裡是有明文規定的;為什麼貪圖榮華富貴的人像聽不到這個規定一樣呢?可憐已經是八九十歲的人了,牙齒都脫落了、老眼昏花,生命已經像晨露一樣短促還在貪圖名利,擁有的時光已經像夕陽一樣所剩無幾還在為子孫的利益操心。他們本應退休了,還對官帽上的裝飾看來看去捨不得丟下,本應按時退休交還公家配給的車輛,卻對公車的紅色車輪戀戀不捨而不願上交。他們老得連腰都支撐不住表示官階的金章標誌了,還硬撐著彎著腰掙紮著到政府機關上班。天下誰不愛榮華富貴呢?誰不喜歡沾公家的便宜呢?(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人年紀大了就必須告老退休,功成名遂就應該退下來(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許多人年輕的時候對那些不按時退休的人都是加以譏諷責備的,可是當他們年老時卻因循那些不按時退休的例子而拒不退休。漢朝主動退休的兩位姓疏的高級官員是多麼賢明啊!他們的人格為什麼如此高尚呢?令人嘆息的是像這樣主動退休的道路(漢朝二位姓疏的高級官員是從京城東門退休還鄉的,所以後人就將東門泛指為退休之路)卻沒有人跟著走!

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不禁使人浩然長嘆: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高級官員的退休制度還不如封建主義的唐王朝規範?為什麼一些共產黨的高級官員(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退休問題上的覺悟還不如唐朝的白居易?從盛唐到現在,一千多年過去了,看來我們的法治觀念不但沒有絲毫長進,反而大大倒退了。我們愧對祖先!

送交者: 制度/[新觀察/xgc2000.net]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