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製藥廠製毒外銷 被停產查辦

中國時報消息,中共警方日前查獲大型國營企業「山西太原製藥廠」,涉嫌參與國際特大製毒販毒案件,廠方利用國有生產設備及製藥原料,生產毒品氯胺酮(即K他命)銷往港澳臺等地。

香港「明報」引述山西「三晉都市報」表示,主導這宗國際毒品案的主犯叫曹永江,他利用太原製藥廠因兼併出現經營困境、生產舉步維艱的機會,用高額回報作誘餌,打通該廠各級領導,讓工廠利用其生產設備和生產原料,產制中共嚴格控制的氯胺酮,然後銷往香港及境外地區。

警方共查獲氯胺酮三百公斤、查封生產車間、扣查十多名藥廠領導,該廠已陷於停產狀態,初步查明,這宗特大毒品案涉及港澳臺地區和多個國家。

報導引述太原製藥廠一名職員指出,太原製藥廠是中共指定的麻醉藥生產廠之一,氯胺酮就是這些麻醉藥的中間產品,因此該廠不但原料多,加工也很方便,廠領導為了給六千職工發工資找出路,同意他人出高價收購,不料害人害己。

職員說,出事後,廠長李作樹等十多名負責人被警方帶走,日前才被釋放,但銷售處長孫某等三人還被警方扣留。

太原製藥廠有六千多名職工,是國有大型製藥企業,主要生產磺胺類、麻醉類、血管類等藥物,因在市場競爭失敗,前年按中共國務院的指示,由華北製藥集團兼併,此舉曾被稱為2000年「國企兼併第一案」。

不過,兼併沒給太藥帶來好處,由於投資協議未落實,藥廠舉步維艱,該廠職工最長曾八個月領不到工資,上訪示威不斷,山西省總工會的內部通訊曾呼籲當局「救救太藥」。藥廠人士表示,廠方為發工資鋌而走險,實屬無奈。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