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發現明代御賜錦幛 當地一則傳說獲印證

懷集發現明代御賜錦幛當地一則傳說獲印證:小販誤揭皇榜歪打正著為國立功獲嘉賞

500多年前,懷集秀才譚盛發流落南京街頭賣糖果為生,一日酒醉後誤揭皇榜並一派胡言,不料竟被皇帝身邊大臣視為退敵妙計,譚盛發因此獲皇帝嘉獎。這是一則在懷集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這則傳說是否有事實依據?昨日,記者與當地有關專家專程前往譚盛發家鄉探訪,竟在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幅保存尚好堪為佐證的500多年前皇帝獎敕的錦幛。

【明代錦幛珍藏至今】

前日上午,懷集縣文史專家、縣文化局原局長、文聯主席周如坤向記者講述了這則在當地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據周如坤及懷集縣委辦、縣委宣傳部有關同志稱,譚盛發的故事聽起來離奇,但冷坑鎮一帶群眾對此深信不疑,其理由有三:故事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縣誌對此有記載;譚盛發大墓至今尚在;據說那幅錦幛也仍在民間,只是無人得見。

記者翻閱了懷集縣誌,縣誌對譚盛發之事這樣記載: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冷坑上愛頂(現愛一村)秀才譚盛發獻計打敗韃靼軍有功,官封南京金吾右衛經歷司知事之職,明帝憲宗親敕嘉獎狀一張(錦幛)。

在懷集縣冷坑鎮愛一村,經反覆解釋,譚盛發後人,76歲的譚秀年老人終於同意拿出譚家世代珍藏的至寶,錦幛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一隻陳舊的木箱裡,大小質地與縣誌記載相符,中間是一塊質地上好的絹,上有手書楷體文字,不少字跡已剝落,依稀可見「皇帝敕曰」、「譚盛發」、「南京金吾右衛經歷司知事」等字樣,文字末行正端鈐有體的敕命之寶印鑒一方,絹面右側刺有做工十分精細的奉天敕命四個大字。

據譚秀年老人稱,錦幛被視為譚家至寶,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不許變賣。錦幛平時鎖在木箱裡,鑰匙則藏在別處,每年只在農曆七月初七那天拿出來晒一次,從不曾洗過,故污漬斑駁。【譚氏墓地完好無損】

譚秀年稱,在愛一村一帶,譚姓是個大姓,約有上千人。從族譜上可知,譚盛發是譚族第七代孫,他是第二十三代。

在譚秀年的指引下,記者一行來到譚盛發的墓地,該墓地位於愛一村村道旁,立有花崗岩石碑一方,鐫以陰文楷體碑文,上書:七世高祖考帥譚永盛公妣李氏之墓,並刻有皇帝敕封譚盛發軍職等內容,落款為嗣孫眾等仝拜。

譚秀年稱,譚盛發受皇上敕封之事在族譜上也有記載。他說,譚盛公(譚盛發)衣錦還鄉後,把自己的銀兩分給族中兄弟,並在上愛大寨建築了六祖亭、南北亭、毓秀門、毓奇門等四座城門,城門遺址尚在。

本報記者 孫齊昆 通訊員譚揚漢錦幛來歷

明朝成化年間,懷集秀才譚盛發因科舉失意流落南京街頭。一日,譚盛發酒後順手將大街上的一張告示揭下打算包糖果,不料被官兵看在眼裡。不久,譚盛發被帶入朝廷面見皇帝。

原來,那告示是一張招將退敵的皇榜。明朝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六月,韃靼小王子率兵三萬入侵山西大同,皇帝張榜招勇。

皇帝在朝廷向譚盛發詢問退敵之策,譚盛發方知闖了大禍,一時魂不附體,結結巴巴地說:戰豆(懷集方言把就說成豆)戰啦,意思是打就打啦。誰知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皇帝身邊一大臣匆忙向皇帝獻媚:我主洪福齊天,剛才譚盛發所言之計妙極。據臣理解:即是我軍用炒熟的黃豆撒在敵軍的馬前,敵軍馬聞其香味,必爭食黃豆……譚盛發越發緊張,口中自言自語:入笠了(懷集方言,意為上當了),入笠了。大臣接著發揮道:譚盛發說可以用笠蒙住我軍的馬頭,我軍馬定會聞豆香不為所動,趁著敵軍馬爭吃黃豆之際殺將過去,必勝無疑。皇上和文武大臣聽罷連連稱妙,遂採用此計,結果大敗韃靼軍。譚盛發由於獻計有功被授為「南京金吾右衛經歷司知事」之職,並獲敕嘉賞狀,不過他尚有自知之明,深知時間一長難以矇混過關,故找藉口返鄉。皇上獎敕錦幛一幅,銀兩若干。譚盛發後人譚秀年(左一)展示錦幛。 


南方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