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按照傳統的「文以載道」的文化理念,任何文化作品似乎都應該傳達「道」的聲音,而這種「道」的聲音又被歷代統治團體的代言人詮釋為以「忠孝節義」為核心的政治、道德觀念。在現當代中國社會中,尤其是在「文革」中,任何文化作品同時也必須是政治作品。然而,過分的嚴肅終於轉化為滑稽,過度張揚「文以載道」的結果是「道」壓垮了「文」。於是,在「文革」後,產生了王朔的所謂「痞子文學」,其實,這種文學的要旨也就是消解「道」對「文」的束縛。然而,傳統的「道」一經消解,當代中國文化也就出現了「空位」現象。用什麼樣的文化作品來填補這個「空位」呢?
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理念發展的新思路。這個新思路就是對任何文化作品的娛樂性和休閑性的強調。文化作品不再揹負嚴肅的「道」的重負,而是轉向輕鬆、幽默和瑣碎化。換言之,文化作品追求的不再是整體意義和宏大敘事,而是滿地碎片和細小的敘事。然而,這種休閑性和娛樂性很容易被導向低級趣味,如色情、暴力、恐怖之類的主題。顯然,這類主題也為主流意識形態所不容。所以,「文化空位」的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
隨著西方的「麥當勞」、「肯德基」、「好萊塢」和「摩托羅拉」等強勢文化觀念的入侵,隨著中國城市的「水泥森林」、「玻璃幕牆」的崛起和老城區的日益消失,當代中國人突然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一體化的、異己的、陌生的環境之中。最初的興奮和激動平息之後,失落感也就隨之而生。當他們回過頭來的時候,終於在民俗、民間文化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同時也對娛樂性和休閑性做出了新的詮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除了北京的「胡同熱」、上海的「石庫門熱」、「咖啡館熱」、「陶吧熱」等現象外,各種民俗村落、邊地文化旅遊、民間的文化節日也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而在民俗、民間文化的發展中,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全國不少地方為了爭奪名人文化資源,不惜訴諸法庭。與此同時,大眾傳媒這隻「看得見的手」的炒作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在各種「力」的綜合作用下,民俗、民間文化熱也就佔據了「文化空位」。
然而,我對這種民俗、民間文化熱並沒有過高的期望值。我覺得,最可怕的是它的自然的淳樸性和粗獷性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兩個最不能被容忍的缺陷:一是虛假性。全國各地匆匆忙忙建造起來的許多所謂「民俗村」、民間文化旅遊點和粗製濫造、大同小異的文化紀念品給人一種虛假的、矯揉造作的印象;二是膚淺性。民俗、民間文化大多只在感性的器物的層面上下功夫,沒有自覺地去追求一種新的文化理念,確立新的文化品位和風格。也就是說,體現在這種「熱」中的真正的熱情仍然是賺錢的熱情,而不是對民俗、民間文化的真正的興趣。正好像人們不能把粗鄙的性慾理解為崇高的愛情一樣,他們也應該避免把這種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地炒作起來的所謂民俗、民間文化熱誤認為是傳統民俗、民間文化中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的偉大復興。
- 關鍵字搜索:
- 避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