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凸顯中共相對弱勢

倫敦消息:「金融時報」表示,美國在阿富汗戰爭所展現的強大武力和在國際外交上的強勢作為,特別是它經此一戰而將觸角伸進中共一向的勢力範圍巴基斯坦,已經凸顯出中共相對的弱勢;而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日前在北京的五天訪問,便是中共企圖在國際舞台上扳回一點聲勢的舉動。

它說,「九一一」事件之前,美國與中共的關係被認為或許將是二十一世紀初國際間一個極重要的層面,不少人談到中共在亞洲挑戰美國超強地位的潛力,中共也與俄羅斯開展更穩固的關係,並擴大它對中亞幾個共和國的戰略觸角。

但在阿富汗戰事進行幾個星期之後,情況便已凸顯出與美國相比,中共的勢力還是相當薄弱;不但中共的專家為美國的強大火力所震撼,在外交上也讓人覺得北京在這個地區的份量已經減弱。

香港的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專家卡別斯坦說,中共的外交政策已經變得比較低調,它已經比從前更意識到,這個地區的權力均勢目前是明顯的對美國有利。

「金融時報」表示,這類例子不止一端,而一向被視為中共最長期,最穩固的盟友巴基斯坦更是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在恐怖份子攻擊美國之前,巴基斯坦由於受到西方國家的抵制,必須仰賴中共而成為它的一個勢力範圍。

但在紐約世貿中心大樓遭到攻擊之後不久,穆夏拉夫便即轉向美國,不但向美國部隊提供基地,對美國飛機開放領空,也撤除它原來對塔利班的支持。而華府則解除對巴基斯坦的制裁,答應對它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並重新安排它的償債計畫。

華府與巴基斯坦這種結盟的關係雖然在某些方面看來有些僵硬笨拙,卻可能持續一陣子。只要美國仍擔心阿富汗境內的恐怖行動,或是承諾要以援助協助這個地區的開發,美國便將繼續爭取巴基斯坦的支持。

這種美國影響力在大陸西陲揮之不去的前景自然不會為北京所樂見。今年稍早,中共還曾經在成立所謂「上海合作組織」這個地區性的外交集團時刻意的排除美國,但在「九一一」之後,這個集團卻已經靠邊站。

一位西方外交官說,北京正覺得它有些受到冷落,他預料中共將試圖藉著穆夏拉夫的到訪來拉高它的聲勢;但要想將它與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化為任何具體效果,則可能比較困難。中共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訴求,亦即要求聯合國在監督阿富汗和平方面應擔負一個更大的
角色,而美國應視大陸的回教分離主義者為恐怖份子;但美國對此仍未為所動。

但如果巴基斯坦對中共可能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中共卻也覺得它可能無法對巴基斯坦提供它所需要的支持。在過去,巴基斯坦總可以明確的仰賴北京支持,一致的對抗他們共同的對頭,印度。但在過去三年裡,中共已經悄悄的轉向;它現在在處理印巴之間有關喀什米
爾的爭執時,試圖採取一種比較平衡的態度,唯恐激怒了印度只會刺激它加速發展核子武力。

「金融時報」說,雖然在穆夏拉夫訪問的期間,北京不可能公開的顯示任何轉向印度的跡象,但是外交界認為,這一點確已成為界定亞洲地緣政治的一股力量。

它說,一九九八年的印度核子試爆,和美國對印度的逐漸示好,已經使得中共決策者必須提高他們對印度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的評估。而中共想要擴展它在東南亞,特別是在緬甸的戰略觸角,也將需要與印度維持一種比較平順的工作關係。這固然並不表示,北京與巴基斯坦的老關係會就此告終,但北京維持多方面的觸角終究是比較合乎它的利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