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高原「明珠」遭污染

 2001-10-19 07: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前不久,記者慕名來到藏北高原納木錯(又稱納木湖),眼前壯美、浩淼的天湖景色令人怦然心動。但是,腳下的「白色污染」令人掃興、疾首。湖灘上遍地的垃圾已經向人們發出污染的警報。

馳名中外的西藏高原湖泊納木錯,即納木湖,藏語意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為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從旅遊意義上講,堪稱「天下第一湖」。藏民族對大山大湖有特別的敬仰之意,稱山為神山,湖為聖湖。故西藏人民將納木湖奉為最著名的神湖。納木錯緊連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是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構造斷陷湖,湖中最深處30米。雖是咸水湖,但由於周圍高山冰雪融化水源源不斷注入,湖水礦化度不高,每升水僅含約1.7克鹽分,因此,水質的口感頗為甘洌。

記者清早從拉薩乘車出發,經過7個小時長途劇烈的顛簸,搶在夕陽沉落前,趕到了被科學家稱之為「世界極品旅遊資源」的納木錯。極品旅遊資源指某一類型旅遊資源與國內外同類型相比,屬最上乘者。納木錯東端的扎西島,是納木錯連接陸地的駐紮大本營。遊客也只能在這個陸島上環繞,才能看到納木錯全景。進入扎西島,記者頓時被眼前的湖光山色震住了。腳下的納木湖汪洋恣肆,像大海那樣波瀾壯闊。夕陽下,綠綢般的湖面波光粼粼,跌宕起伏。近處,一排排湖浪像海潮那樣呼嘯奔騰,驚濤拍岸。岸邊,彩旗般的經幡迎風招展,使神湖更顯「神秘」。遠處,煙波浩渺,天水一色,無邊無垠。唯有湖泊東端對岸的約3000米處,才難得望到湖盡頭的一角。那天水之間,一層層連綿的冰峰、雪山巍峨逶迤,與藍天一團團晶瑩剔透的白雲交相輝映,組成白、藍、白、綠立體「四美並」的佳景。若不是冰峰、雪山「作證」,實在難以置信這竟是高原湖泊。再看身旁的陸地,廣坦的湖灘遍地是嶙峋的小怪石,淡黃的野花星星點點,從石縫間散發著絲絲幽香。這一切,構成了高原湖區特有的壯麗景色,讓每一個遊客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可是,令人十分遺憾的是,在這神秘、奇特、壯美的景象中,我們看到了另一幕不堪入目的「鏡頭」:湖灘上,各種廢棄物滿目狼藉:白花花的速食麵盒、紅紅綠綠的塑料袋、五顏六色的易拉罐、車用化油劑空罐和呼吸用純淨氧空罐其間,還夾雜著一堆堆臭氣衝天的人糞,綠頭蒼蠅圍著這些垃圾嗡嗡肆虐,令人特別噁心。旅客在湖灘徜徉,得捏著鼻子走一步、瞧一步,生怕踩著垃圾。諾大一片湖灘,有的地方竟無立錐之地。

記者發現,這些垃圾除了是中外旅行者隨地留下的外,大部分是從大本營的宿營地倒出來的。由於沒有封閉的垃圾場,這些垃圾便隨風飄散,飄得湖灘滿處皆是。記者看到,這些「白色污染」絕大多數不可降解,它嚴重破壞了納木錯的神美,與納木錯的碧水、雪山、藍天、湖灘形成強烈的反差。記者環顧四周,除了三五一群的中外遊客外,見不到管理者或清潔工的人影,好像這裡是個無人區。

記者不由得心裏發問:被列為西藏重點旅遊景區的納木錯怎麼會是這個樣子?為什麼這裡的環境衛生無人管理?那些收了兩道門票(共計40元)的人都幹什麼去了?難道他們只管收錢不管清掃嗎?

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四處找人瞭解情況。可兜了一大圈,也見不到一個景區管理者或當地鄉、村幹部的人影。記者便與一家小旅店的負責人攀談,從那位希望不要透露姓名的藏族小夥子口中得知一些鮮為人知的情況。

原來,納木錯景區實際有兩層管理組織和4家經營實體。兩層管理組織是納木錯鄉政府和扎西村委會。他們在納木錯的內外入口處各設了一道關卡,分別向旅遊者收取35元和5元的門票。同時,他們也在景區裡分別辦了唯一的餐館和帳篷式旅店。應該說,他們的門票和經營收入是較可觀的。但他們作為權威管理部門,卻不切實履行景區衛生管理等職責,也不捨得把門票和經營所得投在景區垃圾清理和最起碼有的基礎設施上。方圓5000多平方米的一個景區大本營,竟連一間簡陋的公廁和垃圾場也沒有。甚至每家旅店、每間客房、每座帳篷旅店也都沒有任何衛生設施。害得到這裡投宿的中外遊客深更半夜不得不在門外隨地「解決」。

景區的另兩家經營實體分別是縣工商局和幾個私人合夥投資辦的平房客棧。這兩家單位也對垃圾視而不見。記者問私人客棧的負責人:你們在這裡開旅店賺錢不錯,為什麼連最基本的衛生設施也不建?他伸著小指頭說:我們的「上頭」有鄉、村和縣工商局,我們「排行」最小、實力也最弱。「上頭」不管,我們更沒法管。「上頭」管了,我們自然參與。如果他們統一管起來,我們也願承擔分攤的清掃費用。可現在是大家「各掃門前雪」,不管景區公共衛生。

記者請他帶帶路,找找另外那三家單位,聽聽他們的情況和態度。在一旁的另一位小夥子說,你們根本就不用找,他們壓根兒就沒人。這裡一年中,只有6月至9月是旅遊季節,其餘季節大雪封山、封路。這裡的生活條件極差,這4個月中,鄉幹部難得來一趟,村幹部偶爾來一下也是蜻蜓點水。縣工商局則壓根就不來人。對清污這種事,他們總是以人手不夠、權力有限、效益不好等理由互相推諉。總之,誰也不肯牽頭投資建公廁及垃圾場,誰也不願多花錢清掃景區垃圾,誰也不願意讓別人坐享其成。「天湖」納木錯的污染不幸就是這樣形成的。

記者對小夥子說,他們不建,你們可以建。這起碼也可以改善你們自己旅店的服務條件。小夥子瞪大眼睛、擺擺手道:那是很難的。他邊說邊用鞋尖在地上劃了一個方框,對記者說:我們首先要征一塊地。但這可就麻煩了。鄉里、村裡都要向我們收取很高的土地使用費。而且,建起來也得給他們共用,這不合算。

納木錯是世界級的旅遊風景區。但這裡湖灘的污染卻落到如此觸目驚心的地步,實在令人不可思議。我們對這一污染警報決不可掉以輕心。花錢搞衛生,反而引來更多的中外遊客,使景區管理者、經營者得到更多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環。這是一個十分明白、淺顯的道理。希望當雄縣及納木錯鄉政府等有關方面正視這一問題。


消息來源:新華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