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以「北京申請主辦奧運」為題的社論指出,在美國政府對北京申奧保持中立,加上其它國家不願以人權作為選擇奧運主辦國的決定性議題,國際奧委會似乎有可能通過北京的申請案。
一九九三年北京申請主辦二000年奧運慘遭滑鐵盧,成為雪梨的手下敗將,許多奧委會委員不願再讓北京失望,而自一八九六年奧運現代化以來,北京就未曾主辦過奧運。
「紐約時報」認為,如果北京擊敗巴黎和多倫多,獲選主辦奧運,美國與國際奧委會應盡其所能,透過奧運促使大陸進行建設性的轉變。如果中共認識到他們處理奧運的所有問題,包括新運動設施、如何對待外國觀光客與記者、及奧運舉行時大陸本身的政治氣氛都將被全世界密切關注,就可以達到促進大陸民主與自由長期利益的目的。
布希政府對北京申奧一事採取中立的態度,部分原因是政府相信,未來七年中共將緩和國內與外交政策,以避免西方國家杯葛北京主辦奧運的可能性。
「紐約時報」說,他們的意思並非單靠奧運會就可以成為扭轉中共行徑的關鍵所在。但是擁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同時是新興經濟體的大陸,已非昔日的單一大國,它沒有必要成為一個國際破壞者、最後一個沒有信用、沒有人性的政治意識型態堡壘。
中共的高層領導人即使提高經濟自由,鼓勵企業化,但仍頑固抵抗政治改革。不過大陸人民似乎對中共當局有更高的期待,從一九八0年代的民主運動來看,儘管政府設下重重限制,大陸人民仍熱切希望與外界交往,顯示他們不僅希望成為全球商務積極的參與者,也期盼加入國際社會。
社論表示,國際奧會與世界各國都應該清楚瞭解,同意讓北京主辦奧運並不代表犒賞中共政府,只是向大陸人民傳達歡迎他們在國際事務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訊息。
時報說,在奧運舉行前數年,外交與新聞報導都應對大陸如何對待自己的民眾,給予高度的關注;如果北京申奧成功,奧委會應該對大陸設下嚴密的行為準則。
社論說,大陸已經同意斥資至少一百億美元建設周邊設備,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使北京主辦奧運的條件能夠「實至名歸」;但是更重要的是,國際奧委會應確保中共將尊重奧會人道理想的運動。
「紐約時報」並主張,奧委官員必須堅持所有參加奧運的新聞記者、運動員和觀察家,即使他們的政治觀點與大陸當局不同,都能夠不受限制地進入大陸參加比賽或進行他們的工作。在奧運舉行期間所有的國際媒體都應能毫無限制地採訪奧運準備的情況,及大陸的人權狀況、司法制度等問題。
時報又說,有鑒於中共當局虐待被關押的犯人,並帶走在重要場合中被認為不適合出現的民眾,奧委會官員也必須監督奧運期間大陸的安全措施。在一個更具人性的世界,奧委會應等到中共政府學習到尊重政治與宗教言論自由,同時停止虐待反對極權專制的公民後,才同意讓大陸舉辦奧運。
社論最後說,不過有理由讓我們希望,未來七年奧運的光芒可以照亮中共當局的行為,可以向期待大陸成為更開放、更民主的大陸民眾證明,舉辦奧運對大陸是有利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紐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