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週末劇烈運動可能與每日運動效果等同(圖)

作者:高新宇編譯  2024-05-18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眾所周知,體力活動有益於心血管健康,然而每日進行有規律的身體活動可能很困難
眾所周知,體力活動有益於心血管健康,然而每日進行有規律的身體活動可能很困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1週內定期進行中度至劇烈的體育鍛鍊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與集中在1到2天(通常是週末)的中度至劇烈體育鍛鍊相似。

研究結果顯示,「週末勇士」和經常鍛鍊的人患心臟病、心房顫動(AFib)、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均有所降低。鍛鍊對健康有重要益處,包括: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患二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有些人可能很難在一週內進行定期的身體活動,因此往往在週末進行更加劇烈的運動。一項新研究比較了體力活動行為模式,觀察了將中度至劇烈體力活動集中在1到2天內的人和將體力活動分散在1週內的人。發現這兩種體育活動都可以降低心臟病、心房顫動、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該研究發表在《JAMA》上。

週末鍛鍊與每日鍛鍊

目前這項研究建議的身體活動,包括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到劇烈的身體活動。他們想瞭解兩個關鍵群體之間的相關健康益處是否有所不同:集中進行1到2天中度至劇烈體力活動的人(週末戰士)和1週內更均勻地進行中度至劇烈體力活動的人。為了進行準確的比較,研究人員還納入了每週活動水準少於150分鐘的一組。該組未達到建議的每週鍛鍊閾值,因此被認為不活躍。

該研究包括來自英國生物銀行佇列研究的近9萬名參與者。參與者在手腕上佩戴加速度計1週,以捕捉身體活動水準。研究人員根據活動水準,將參與者分為週末戰士、定期活躍或不活躍。

大約42%的參與者屬於週末勇士組,24%屬於經常鍛鍊組,33.7%屬於不運動組。研究人員在資料分析中還考慮了年齡、教育水準和菸草使用等因素。發現週末勇士活動和常規活動都與AFib(一種心律異常)、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較低相關。兩組的風險降低程度相似。

該研究的作者、麻塞諸塞州總醫院德穆拉斯心律失常中心的沙恩‧庫希德(Shaan Khurshid )博士向《今日醫學新聞》解釋說,研究結果表明,「與不活動的人相比,週末戰士型活動模式和更均勻的活動模式都與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和中風風險的降低類似。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努力改善體力活動,即使集中在每週1~2天,也應該有益於降低心血管風險。」

為甚麼身體活動很重要

正如這項研究所證明的那樣,每週的身體活動水準因人而異,真正的挑戰是找到一種方法來幫助將身體活動融入我們的生活。不確定甚麼身體活動水準和模式令人滿意的人可以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身體活動建議。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尋找您喜歡的活動、與朋友一起鍛鍊,以及留出特定的鍛鍊時間,可能有助於提高活動水準。

加利福尼亞州馬鞍峰醫療中心(Saddleback Medical Center)心臟與血管研究所的委員會認證介入心臟病專家約翰‧巴朵拉尼(John Bhadorani)博士,也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進一步強調了鍛鍊對人的重要益處:「運動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對心臟和血管產生積極影響。定期的體力活動可以增強心肌、降低血壓、降低壞膽固醇(LDL),並增加好膽固醇(HDL)。它還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改善血液循環,並增強身體有效利用氧氣的能力。這項研究表明,這項活動可能不必每週每天都進行,但只要您達到每週>150分鐘的目標,就可以集中在1~2天內進行。」

(文章來源: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heart-health-vigorous-weekend-activity-may-have-same-impact-as-regular-exercise?utm_source=Sailthru%20Email&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MNT%20Daily%20News&utm_content=2023-07-21&apid=29322009&rvid=234f69cb4aed918ec8ad2b2b4b898bd27c2eae3099700e60a0859e04e9694043#Research-limitations-and-further-research)

来源:看中國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