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喊要「懲戒」台5名嘴淪笑話 總統府回應(圖)

 2024-05-16 19: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資料照。(圖片來源:微博)

【看中國2024年5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中共國台辦15日點名5位臺灣政治評論員「挑動兩岸對立」,威脅將對這5人及家屬實施懲戒,引發輿論熱議。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對此回應說,北京當局將侵害民主自由的手伸到臺灣,這種蠻橫無端的行徑不但讓臺灣人更加不信任,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更是雪上加霜。總統府強調,政府將全力確保國人安全,不會讓威脅得逞。

臺灣名嘴劉寶傑、黃世聰、於北辰、李正皓、王義川及其家屬15日被國台辦列入所謂的懲戒名單,中共批判他們罔顧中國發展進步的事實,蓄意編造有關中國的虛假、負面資訊,矇蔽部分臺灣民眾,挑動兩岸敵意對立,因此宣布對這5人及家人實施懲戒。但具體的懲戒措施是什麼呢?陳斌華沒有進一步說明。

中央社報導稱,針對國台辦的點名,王義川回應說,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國台辦這種貼標籤、分化的做法就是標準的破壞兩岸關係。一方面講「歡迎對話」,一方面又直接對臺灣人的言論自由指指點點。建議國台辦要深自反省,不要破壞兩岸關係的善意。

現為桃園市議員的退役陸軍少將于北辰15日表示,他在民國72年就加入了國軍,如果國台辦真的要懲戒他,也算是晚了41年,「國台辦神經太大條了」,而且除了他,所有反共保臺的軍人都該被列入懲戒,「只列我實在太優惠」。

于北辰說,很高興知道他在做的事是對的,反共愛臺是對的,敵軍對他反共的肯定是他最大的榮耀,比人生任何一個勳章更珍貴。

黃世聰指出,我們所談論有關中國的一切,不是來自國際報導就是中國媒體,沒有憑空捏造,當然會有一些個人立場,不過在臺灣這都是言論自由的範圍。黃世聰表示,「作為一個媒體人,被謾罵或是吃官司也是很常見。但是被政府列為制裁名單倒是第一次,如果因為說真話,報導中國不能出現的而被制裁,那只能說幸好我們在臺灣。」

李正皓則說,能在520之前獲得這個光榮制裁,「我沒有施壓、沒有特權」,這個制裁完全以本人節目表現為主。

劉寶傑當晚仍照常主持《關鍵時刻》節目,在節目一開場就提到5名嘴被列入中共懲戒名單,他反唇相譏說,「把我給嚇死了!」劉寶傑還說,中共對臺灣人下達懲戒令不是首次,過去原因大都是以兩岸立場、意識形態等,而這次的理由更是匪夷所思。中共已用對待「台獨」的標準來針對批評中國經濟的人。

他直言,「中國有這麼脆弱嗎?難道批評中國的經濟就跟台獨有關?中共到底在怕什麼?其實中共對於有關經濟的評論封鎖已持續一段時間,就連《紐約時報》也特別撰文證實中共想限縮有關經濟的言論,難道發表經濟發展相關言論,將會動搖國本嗎?」

央廣新聞報導稱,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15日晚間表示,中華民國臺灣是民主國家,人民的言論自由受到憲法明文保障,北京無權干預,面對這樣的人身威脅,政府將全力確保相關國人的安全,不會讓這樣的威脅得逞。

林聿禪批評,北京當局長期以來始終以各種打壓、威脅的方式對付國內、外不同意見,人民或媒體記者,讓中國的人權評比也始終敬陪末座,如今的舉動更傷害兩岸關係及其國際形象。而這次北京當局不僅不思改進,甚至把侵害民主自由的手伸到臺灣來,點名威脅臺灣的媒體人及他們的家屬,這種蠻橫無端的行徑不但讓臺灣人更加不信任,對於中國的國際形象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可能的人身侵害威脅,林聿禪表示,政府將全力保護當事人及家屬的安全,也請媒體與人民站在一起,共同對抗如此無理的侵擾,拒絕任何來自中國對臺灣媒體的干預。林聿禪並呼籲,中國作為區域間大國,應向臺灣社會看齊,更有自信地面對自由民主與多元價值,以相互尊重、務實的態度推動兩岸交流,才能拉近兩岸人民關係及增進人民福祉。

內政部長林右昌也表示,國台辦這樣非理性的言論,臺灣人民絕對無法接受,而且深感厭惡。他強調,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國家,絕不容許對我國國民有任何言論自由與人身安全的恐嚇威脅。林右昌表示,已請警政署要求縣市轄區警察局,加強注意5位名嘴個人與家人的人身安全。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