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上龍肉 地上驢肉」指什麼?(圖)

作者:禾子整理  2024-03-07 10: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飛龍
在《山海經》中,有記載「飛龍」的故事。(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句話很多朋友都聽過,用來形容驢肉的珍貴。現在人們吃的肉類中,牛、羊、驢、豬、雞、鴨、鵝等,驢肉價格可以排在第一位。驢肉的味道非常鮮美,而且驢肉美容養顏,滋陰補腎。驢的生長週期長,飼養成本高,所以比較貴。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句話和一個歷史故事有關。傳說,當年李世民登基前,因兄弟不睦心中鬱悶,就外出散心,借宿到一窮書生家,二人閒聊許久,覺得頗為投緣。書生暗暗感嘆李世民一身貴氣,根基不凡,便把家裡唯一的毛驢殺了款待他。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吃遍了天下山珍海味,卻總是忘不了書生給他做的驢肉那個香味,每每與臣子提起時,就嘆道:「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句話就這麼流傳下來了,成為經典的對驢肉的最高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很懷念窮書生為他做的一頓驢肉的香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那麼問題來了,並沒有史料記載,李世民吃過龍肉呀?「天上龍肉」指的是什麼?

要說「龍肉」還真是有的,不過不是神龍之肉,而是生活在黑龍江大興安嶺的一種稀有野生鳥類——「飛龍」。飛龍的學名是花尾榛雞,又名樹雞或樹榛雞,外形很像鴿子,重400克∼900克左右,多棲息於灌木叢或松樺樹混交林中,因其頸骨如龍骨般長而彎曲,很霸氣的是它的爪似龍爪,而且居然還長有類似龍鱗的鱗片,故名飛龍。

在《山海經》中,有記載「飛龍」的故事,飛龍是西王母的臣下。飛龍最大的特點是長有六個頭,全身遍佈花斑,長長的尾巴,很漂亮。一天,西王母見到飛龍,忽然想一飽口福,飛龍靈機一動說要修煉就逃離了天庭。西王母派手下夏後開去追,眼看夏後開漸漸逼近,飛龍一頭紮進雪堆,但花斑長尾和其他5個頭卻露在了雪外。夏後開截下飛龍的5頭和長尾巴向西王母交差,說飛龍的第6個頭被蒼鷹叼走了。

其實夏後開是念及往日交情,不忍心將飛龍的頭斬盡。但只剩一個頭的飛龍從此失去了靈性,成了凡鳥,即使短尾巴的凡鳥,也還是很稀貴的,直到今天「飛龍」還喜歡在冬季鑽入雪中睡覺,並露出一截尾巴,彷彿在印證「飛龍」的傳說。東北地區烹飪這種鳥時,菜名還是沿用古老的「飛龍」。

「飛龍」最營養美味的吃法不是熏蒸、紅燒和快炒,而是熬湯。「飛龍湯」是東北菜系中的一道名菜。做法是將飛龍脫毛去內臟後,用高湯煮熟,湯中不需另放其他調料。雖然方法極為原始簡單,卻能讓飛龍肉的鮮嫩香濃完美地呈現於舌尖,成為一道珍饈。居住在大興安嶺的鄂倫春人有一種獨特吃法,即將處理好的飛龍投入加鹽的沸水中煮熟,然後倒出湯,加入一種叫「俄歐特」的野蔥段後食用,使飛龍肉散發出世上獨一無二的鮮香。「飛龍肉」在清代是專門給皇帝進貢的珍品,乾隆皇帝很愛吃,賜名「飛龍」為「歲貢鳥」。

現如今野生飛龍已經越來越少。飛龍生活的樹林遭到大面積砍伐,曾一度瀕臨滅絕。如今餐廳用的基本是人工飼養的飛龍,比如菜單上的「清燉人參飛龍湯」、「清燉口蘑飛龍湯」等。只是人工飼養成本較高,飛龍湯價格不菲。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