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烹調的難和易 : 有味使其出 無味使其入

 2008-07-19 19: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烹調中什麼最難?看似簡單,實為複雜的最難。

首先是"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即出味,入味最難。出味貌似容易,只要食材有味,加熱便會出味。真的是這樣,為什麼有的大師要把雞隻吊起來煲?吊雞煲雞,為的是使雞隻出味均勻,為的是控制溫度而不是任由雞只在高溫水中死煲爛煮。無味使之入難度更高。

海參、鮑魚、魚翅都是"無味"的食材,都要靠味汁滲入其中。乾鮑必須悉心浸發,慢火熬燉才能催引出乾鮑特有的"溏心"效果,達到柔滑不失彈性,軟嫩中卻帶爽脆的質地。泡發後,關鍵就在於鮑魚汁了,上好的鮑魚汁不僅要選取瑤柱火腿等上品,用上湯熬製,其粘稠度也是鮑魚美味的標誌。有酒樓悉心研製十數年,"碌"鮑魚仍不得要領。又如菌類也是"無味"的,像雞肶菇之類,要讓其入味,功夫考人。

其二是齋菜及素菜葷做。葷做是見菜不見肉但能吃出肉香。這也是看似簡單實為複雜的烹調。

素菜館做齋菜,要真正進入齋的境界,不僅僅是原料問題,必須在深層文化中體現齋的哲學。六根清淨的和尚"開齋",拿著砵盤低頭排行,四周哪怕地動山搖,也只會叨念"阿彌陀佛"而目不斜視。故齋菜要做出樸素有味、淡靜而穩重的境界實屬不易。另外 是素菜葷做,是用葷的形體現素的質,吃出肉香是心裏的滋味,但一口下來,又要確實感覺如同吃肉。如此對廚師的要求,怎似干迫粉絲那麼簡單?

看似簡單,實為複雜的烹調,其三是炒牛河、韭王炒蛋這些被看作是最為常見的烹調。廚房出身的師傅都知道,韭王炒蛋,難度極高。韭王要香脆不出水,雞蛋要甜滑不過火,什麼時候分炒,什麼時候合炒,在什麼溫度下炒多長時間,這些靠標準來做是不會出佳作的,只能靠經驗,靠現場的掌控。

由此我們想到,吃得多才能會吃,但不等於多吃者就一定善吃,英文gourmand原來指的是暴飲暴食的貪吃者。現在已被新解為美食家。這也有點符合飲食邏輯。如果沒有經過貪吃的歷練,又怎能辨異識微,升華出善吃的品味?真正的美食家,已練就了一種特技---食物放進嘴裡,能馬上咀嚼出不同氣味、質感和層次,不管烹調是簡單還是複雜,我們都能準確地把控食味。


来源:羊城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