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放水”政策会引发大通缩吗?(图)
人民币(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1月2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报导)随着“习式放水”政策的推行,中国经济的短期走向逐渐明朗。在当前财政赤字扩大的背景下,国家意图通过生产端补贴来刺激经济。然而,这一救市政策由于未直接触及消费端,加上需求不足,带来了通缩的风险。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近日将从多角度解析中国在未来面临的经济走向及相关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
特殊的“习式放水”与传统放水的差异
中国的刺激政策与欧美国家在疫情期间的放水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欧美国家通过向居民发放现金、降低借贷利率、补贴企业贷款等手段来增强市场消费需求,从而使得流动性迅速增加。这种方式使大量资金流向消费市场,造成物价上涨,甚至引发了通胀。
然而,“习式放水”的方向不同。中国政府并未采取直接给民众发放现金的做法,而是通过向企业提供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专注于生产端,以增加企业产能。政策的目标在于扩大制造业、采矿业等的产出,而非拉动消费。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消费需求并未得到有力支撑,消费端仍然疲软,而生产端供给过剩,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可能导致通缩压力逐渐显现。
中国经济政策的方向性偏差是形成通缩的主要原因。补贴集中于生产端导致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而消费能力却依旧疲弱。这种格局加剧了供需失衡,进一步压制市场活力。这种放水方式在短期内或许不会引发高通胀,但其长期影响却是导致生产端价格的不断下跌,同时抑制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习式放水”政策的推进使中国制造业和相关行业产能快速提升,过剩的产能在供需不平衡中变得难以消化。为保持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形成了激烈的价格战。近年来,以电动车和光伏产业为代表的行业为了消化库存,不得不不断调低价格,掀起恶性竞争的浪潮。例如,2023年,比亚迪的自行车售价从2022年的15万元下降到13万元,直接反映了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对企业造成的压力。
此外,光伏产业的产品价格也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在国内难以消化过剩产能的情况下,企业开始大规模倾销至国际市场。过去一年里,中国出口数量大幅提升,但出口价格却大幅下滑,形成“走量不走价”的局面。这种局面虽然在短期内帮助企业清库存,但从长期来看却损害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抑制了其后续的创新投入。
随着国内外市场被价格战充斥,企业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这不仅使企业难以获得高额利润,还迫使其削减成本、降低员工薪酬,以维持运营。这一情况逐渐影响到民众的消费能力,并进一步压低市场活力。在价格战、利润削减的恶性循环中,企业难以恢复活力,国内消费市场也难以企稳。
“消费空心化”:消费结构失衡与民众消费力的不足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空心化”现象,即生产端过剩而消费端乏力。数据显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在9%以上,而社会消费总额增幅则仅在3%左右。消费增速远低于生产增速,显示了需求侧的严重不足。许多企业在不断扩大产能,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消费市场逐渐变得失衡和疲软。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受政策影响较小的农产品、餐饮业价格居高不下。这意味着一方面市场上有大量价格低廉的产品可供选择,但大多集中在消费电子和非生活必需品领域。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却加大了民众的日常消费负担,进一步抑制了消费能力。
人民币贬值也加剧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压力,抑制了民众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过去一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逐渐上涨。虽然国内一些产品由于价格战而便宜,但进口商品却越来越昂贵。例如,iPhone在中国的售价虽然暂未上涨,但如果苹果决定调整策略,未来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这会加剧民众的消费困境。
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带来了长期的“消费空心化”风险。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主要流向了价格居高不下的必需品,而非政策补贴的生产性产品,导致消费选择受限。与产能不断扩张的制造业相比,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无法跟上,最终导致国内市场进入一种消费结构失衡的困境。
通缩风险:工资下降与经济疲软的恶性循环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的通缩风险逐渐加剧,表现在企业收入下降、居民工资减少等方面。生产端的扩张导致了供需失衡,价格下跌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而利润不足迫使企业采取降薪和裁员措施,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政府在放水补贴政策上虽寄希望于促进企业增长,却忽视了消费端的支持,使消费能力不断下滑。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CPI长期在0左右徘徊,显现出需求侧的疲软,而PPI也常年处于负增长区间,显示出制造端的供给过剩。通缩对经济的影响在于,低物价之下,企业的销售收入难以覆盖成本,消费者的购买力难以支撑市场需求。企业在低利润状态下的降薪和裁员措施进一步压制了居民消费力,使民众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不愿或无法扩大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通缩危机的直接后果是降低消费意愿,进一步打压市场需求。民众对未来收入预期低,进而削减消费支出,导致经济陷入低增长状态。企业则在低利润和高竞争压力下,不得不采取削减成本的方式应对,使得低工资、低消费、低利润的恶性循环难以打破。
企业在通缩环境中因低利润而削减人力、减少投资,从而加剧了市场流动性危机。中国长期以来的消费市场结构失衡现象因通缩而加剧,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导致企业逐渐丧失增长动力,而中国经济也将因此而面临新的发展瓶颈。政府的补贴政策若不向消费端倾斜,中国经济的长期通缩风险将不可避免。
长期趋势:通缩压力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在全球经济趋于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国未来的经济结构将面临严峻考验。当前政策的失衡加剧了通缩压力,民众的实际消费力被进一步削弱。尽管政府希望通过补贴和生产端的扩张来刺激经济,但效果微乎其微,因为实际消费能力并未提升。
通缩带来的低工资、低消费、高产能过剩等现象,使得民众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尽管产品价格下降,但收入降低的速度更快。即使一些电子产品和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居民的日常开支却未见减少,这一现象反映了通缩在生产端的优势被消费端的疲软所抵消,消费能力仍难以提振。
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也进一步恶化了通缩问题。以往中国通过廉价出口产品获得外汇储备,但全球需求变化和汇率波动削弱了出口竞争力。特别是在主要经济体纷纷加息、通胀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进一步影响了出口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贬值虽使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增加,但对消费品进口价格的提升也加重了通缩风险。
在经济转型的压力下,中国需要调整经济结构,从以生产端为主导的“放水”转向鼓励消费端的政策。当前的放水模式虽然缓解了制造端的产能过剩,但未能有效提升消费,企业依旧在低利润环境中艰难维持。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消费支持政策,以提升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市场,从而形成内生性增长动力。
对中国经济而言,短期通缩风险的出现呼唤政策向消费端倾斜,以增强消费支撑、缓解过剩压力。
政府在经济刺激方面需要从传统的放水模式转向刺激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国的未来经济增长需要形成更为均衡的供需格局,鼓励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生产过剩,还能推动经济的内生增长。
虽然“习式放水”在短期内无法带来大通胀,但由此引发的通缩问题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了隐患。通过放水补贴制造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收入下降、消费需求不足、企业盈利能力被削弱,形成低消费、低价格、低利润的恶性循环,正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