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诗云:“寒即加衣饥即食。”,古人留下穿衣服的智慧。(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常言道:“人靠衣装马靠鞍。”穿衣打扮,是行走世间最直观的名片。不仅能修饰外在形象,还可以彰显内里品质。从穿衣习惯与喜好,其实就足以看清一个人的五大价值观,他的内心深处所思所想会暴露无遗。
第一、穿衣风格:“年龄观”
晏殊写道:“时光只解催人老。”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在被推着往前走。
太多人喜欢用年龄为自己设限,觉得到了某个年纪,就要服老认输。
穿衣风格也变得老气横秋,款式一成不变,颜色都陷入黑白灰的循环。
日渐丧失了对穿衣打扮的热情,一眼望去,感觉不到任何的朝气和新意。
而有些人,即使白发苍苍,也从未被年龄限制,穿衣风格依旧明亮时尚。
有减龄的运动风,有中式的复古风,有时髦的优雅风......活出专属自己的风采。
他们将每个年龄都当成黄金时代,穿衣不敷衍,风格不过时,让人眼前一亮。
正所谓: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老态毕现的穿衣风格,背后藏着对年龄的恐惧与沉默。
而那些无论多少岁,穿衣风格都能紧跟潮流的人,即使老去,也能永远年轻。
第二、穿衣厚薄:“健康观”
《绝句》诗云:“寒即加衣饥即食。”天有冷暖,衣有厚薄,一旦感到寒冷,就要及时添上厚衣。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寒气侵袭,引起感冒生病,保证身体安康。
但你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穿衣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不把身体当回事。
哪怕秋风萧瑟、三九寒天,冻得瑟瑟发抖,也是衣裳轻薄,只求美观。
这样的人,不懂健康宝贵,不知病痛难挨,等疾病光顾,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可也有一些人,深刻明白:再好看的衣服,也比不过健康的身体。
他们的穿衣厚薄适时而变,天冷就添衣,以舒服保暖为主,甚至还讲究春捂秋冻,确保不生杂病。
他们下了一番功夫,在穿衣打扮上就能体现出来,力求“无病一身轻。”
穿衣好看不如暖和,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才是一个人最佳的风采。
第三、穿衣品牌:“名利观”
《名贤集》有言:“人被名利牵。”
人活一世,多多少少都会追逐名利。
区别就在于,有的人拿得起,也放得下,不汲汲于名利。
而有的人,一生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虚名浮利成了生命的重心。
从穿衣的品牌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前者不追求所谓的大牌,而是着眼于衣服的属性本身。
只要穿着合身,品质合格,夏天能吸汗,冬天能御寒,就能心满意足。
而后者非名牌不穿,一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
哪怕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也挣不脱名利的束缚,整日想着用物质填满空虚。
正所谓:人生如梦,名利如烟。
与其在锦衣华服中迷失自我,不如看清看淡,追寻内心的高贵与丰盈。
第四、穿衣新旧:“消费观”
《古艳歌》中写:“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谁出门都喜欢穿新衣服,把旧衣服束之高阁。
但是一个人物欲可以无限膨胀,赚到的钱却是有限的。
有的人清醒,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偶尔买新衣,不嫌弃旧衣。
因为成年人本就担子重,毫无节制的花钱,迟早会拖垮整个家。
兜里有钱,即使穿的是旧衣裳,也能踏实安稳,幸福感十足。
而有的人“讲究”,平时无聊就网购,一冲动就下单,新衣服常有。
内心物欲的满足,外表的光鲜亮丽,比岌岌可危的银行卡余额更重要。
这样“精致穷”的穿衣消费观,终将坠入深渊。
《浮生六记》有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
克制自己的购买欲,努力赚钱,用心存钱,才是真正理智的消费观。
第五、穿衣得体:“生活观”
《弟子规》中说:“衣贵洁,不贵华。”
穿衣不在于贵重,重点在于是否整洁得体。
倘若不修边幅,不爱干净,穿衣邋遢,无论什么场合都随意不过。
这样的人,心态消极,性情懒惰,得过且过,生活也是浑浑噩噩。
而仪容干净、穿衣得体的人,出门前会精心搭配,出门后处处讲究。
这样的人,注重形象,教养出众,生活大多井然有序,既取悦自己,也尊重他人。
老话说得好:“行头换一换,好运来一半。”
衣服可以朴素,但一定要干净;相貌可以普通,但一定要打理。
很多时候,管理形象,穿衣得体,自然而然就能赢得命运的垂青。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