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墓壁画示意图,该图为寄锦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综合媒体报导,1993年,考古团队在河北宣化发现一处辽代古墓群,名为“下八里墓群”,并在大量古文物中发现了一桌丰盛酒席。虽然因为时代久远,让一部分的菜肴难以辨认,但一些如水果、干粮仍保存相当完整,特别是仍飘香的葡萄酒,以及居然还带有光泽的栗子。
“下八里墓群”位于宣化城西下八里村东北,历经专家考证后研判,该处正是辽代末年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家族墓群。换句话说,墓主人中地位最高者,乃是辽国右班殿直、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云骑尉张世卿。这座辽墓可谓是辽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影响甚大。
至于那一桌千年酒席,是在编号M7的墓葬内发现的。M7号墓的主人是张文藻夫妇,张文藻则是张世卿爷爷辈的人物。根据墓志铭记载,张文藻年轻时嗜酒如命、游手好闲,并在30岁后清醒过来,在妻子的协助之下,渐渐成为勤俭持家、一心向佛之人,后续亦成为开创不小家业的乡绅,在当地享有极高声誉。
该千年宴席上的菜色丰盛,包括各类面食、水果、干粮,比如栗子、槟榔、葡萄、梨子等等。除了表面仍富有光泽的栗子相当吸睛之外,宴席上的绿釉鸡腿瓶也引起考古研究者的关注。原来瓶子内盛装了仍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红色液体。历经专业人员检测后,正式确认该红色液体是当时的葡萄酒。
不过,张文藻墓中的这一桌酒席究竟是为了谁摆设的呢?根据考古研究者推论,该桌酒席应该是墓主人的后人摆设的。
根据中国古代的葬礼习俗,该桌酒席极有可能是祭祀品,古代素来盛行“事死如事生”等观念,所以古人比较推崇厚葬。再者,这桌酒席上的菜肴多数是素菜,恰恰符合了墓主人的佛教信仰,故让考古研究者推论,理应是张文藻的子女在完成了父母的合葬时,特地在他们的棺椁前方摆设一桌丰盛酒席,借此寄讬哀思。
另外,除了千年酒席,“下八里墓群”内还包括了呈现辽代的著名壁画。该墓中都绘制了不同幅度的壁画。因此,宣化辽墓壁画被视为辽代美术考古的一大重要发现。那些壁画不只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术风格特别,连绘画技巧都十分纯熟,而壁画因为面积大、人物多,被视为辽代墓葬罕见的现象之一。“下八里墓群”中的壁画,在辽代中晚期中国北方绘画艺术史的发展方面,揭开了新篇章,在艺术价值上非常宝贵。
据悉,九座墓壁画总面积约达300余平方米,张世卿墓的壁画面积则达87.5平方米,共出现了二百零六个人物,绘制内容包括了出行图、散乐图、宴乐图、备茶图、备经图、契丹儿童舞、儿童跳绳图、彩绘星图、垂莲藻井等等。
其中的“出行图”正是依据墓主人的不同身份,所呈现了的不同“行仪”。为了表示隆重,仪卫会前呼后拥,而这正是辽国贵族等级制度的真实写照;“散乐图”,则呈现当时的乐器与舞蹈,为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增添研究资料;“备茶图”则清楚呈现辽代当时的备茶操作程序,让研究者能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北方的古代茶文化。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