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最会“变脸”的古器 真相被曝光(组图)


国立故宫博物院展示的毛公鼎。(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金因为色泽光亮、质地软且利于打造等特性,致使古文明时期的人就在使用它,并认定它是衬托身份的象征之一。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汉朝前的历史文献中所载述的“金”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金,反倒是指青铜这一物质。可是,照理说,青铜的颜色应该是呈现金色的,为何从夏商周时期的遗址出土的诸多青铜器,外观几乎都是绿色的呢?

在中国最早记载锻造工艺的《考工记》一书中载道:“金有六齐。”这边提到的“金”,正是指“合金”,也就是用来制作青铜器的材质——铜、锡和铅。换言之,在古书中记载的金,等同于青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青铜祭器又被称为“吉金”的原因。

想必有人看到这里,已经满头问号了。因为既然均代表了尊贵与权力的黄金和金铜,有着相似色泽,为什么在一些博物馆中展览的青铜器大多是深棕色、橄榄绿色,或是接近墨黑的颜色呢?除了不是金色,还缺乏黄金的光彩色泽。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它“生锈”了。毕竟是历经了千年的赏玩与流传,青铜器上怎么可能不会逐渐布满一层又一层厚实的铜锈来遮掩了原本样貌。

对此,北京故宫研究者李米佳进一步表示,青铜器最初是金色的,但在地下埋藏多年,出土后又遭受环境、空气氧化等影响,这才逐渐转变成其他的颜色,且还有可能会出现蓝色、红色,甚至是五颜六色的现象。之所以后来会变出这么多种颜色,跟每个青铜器的出土环境不同,以及受到空气氧化的状况有关。


商晚期蟠龙纹盘:此器盘面装饰了缛丽龙纹,理应是等级较高贵族所使用的礼器。(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当现代研究者对青铜合金比例及作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后,曾按照古法试验来还原青铜器当时的模样。当时研究者将铜、锡和铅调制的金属液倒进陶土做的模具中,等到合金冷却凝固后,再敲开模具、除去上头的陶土,结果只见成品就如同黄金般光耀无比。

北京故宫研究者李米佳也表示,青铜器制作完成后,在尚未生锈之前,外表之所以是金色的,主要是因为青铜是由铜、锡或铜、铅或铜、锡、铅所融合成的合金,这种合金的金属在铸造出来后,会呈现耀眼的金色。至于现在大家熟知的“青铜”二字,是来自于后人依据出土后的古器物所命名的。

不过,合金可不只是色泽亮丽,硬度比金大这一特点,让它更加耐用,受到古人喜爱。像传说中建立夏朝的大禹,特地以青铜制作九鼎,借此象征在九州的治理权力。因为如此,受到古人重视的青铜器跃升成为“国之重器”,在不少重要的祭祀与仪式的场合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然而,在夏、商、周三王朝步入消亡,庙堂铜器的灿烂夺目及受关注的程度也逐步逝去。直到在宋朝迎来了第一波的“青铜复古潮”。当时的官府与知识份子力求重建传统礼制,特意去研究及铸造古代祭礼器。由于当时青铜器的古董价格逐日高涨,有工匠放弃制作金黄且有光泽的“吉金新品”,开始动歪脑筋去制造“假旧货”来欺瞒消费者。

宋朝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就载述说,当时的奸巧人使坏,故意让新制铜器快速覆盖上色彩斑斓的锈,借此诈骗他人说此物是古董来赚钱。

好了!话题有点扯远了。总之,了解青铜器“变脸”主因的你,下次参观博物馆时,不妨走到那一些外表浑暗、深沉、质地好似不起眼的青铜器前,仔细感受、想像它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历史吧!

本文留言

作者初新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