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汉代边塞的“丧假”报告书(组图)


文物“居延汉简”出土之地是西汉防御匈奴、遮罩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永光二年予候长郑赦宁册”(简号:57.1),是汉代边塞的丧假报告书,出土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燧A8破城子遗址,目前典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

(图片来源: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简册上面写道:

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朔己卯甲渠士吏疆以私印

行候事敢言之候长郑赦父望之不幸死癸巳

予赦宁敢言之

内容记载西汉元帝永光二年(西元前42年)三月十八日(己卯),甲渠士吏“疆”向上级报告,候长“郑赦”的父亲“郑望之”不幸逝世,已于癸巳日准予郑赦的丧假

汉代称丧假为“宁”,《汉书》卷1上〈高帝纪〉李斐注:“休谒之名,吉曰告,凶曰宁。”据温显贵先生考证,告宁制创立于汉初,是给官员休沐,或病故吉凶等事的假期,而“宁”特别是指丧假。官员申请丧假称为“取宁”,反之上级长官批准丧假则称为“予宁”,宁假有多长?无可考,只知道不得超过三年。

简牍上的甲渠士吏“疆”和候长“郑赦”是驻守漠北边塞、抵御匈奴的吏员。西汉时期,北方匈奴是汉代的边陲大患,自汉高祖刘邦被单于围困于白登山之后(白登之围),西汉对匈奴的问题改以和亲的办法来弥补军事力量上的不足。其后汉武帝采用聂翁壹之计,在马邑附近设伏30万汉军,欲引诱单于入侵马邑,准备一举击灭;不料事机泄漏,“马邑之谋”以失败告终。匈奴拒绝和亲,与西汉展开一连串的战争。

汉武帝有卫青和霍去病两大强将,他们驰骋大漠,屡次大败匈奴,将汉王朝的统治扩大到整个河西走廊。为了防止匈奴铁骑再次踏入河西,汉武帝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且遍置烽燧、邮驿、实施移民实边,以及派兵屯田戍卫。在建立战略防御设施的同时,也推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在有效控制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化自然也就开始向河西传播。

文物“永光二年予候长郑赦宁册”出土于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遗址,与其他出土的上万余枚简牍统称为“居延汉简”。居延一带地区是防御匈奴、遮罩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属于张掖郡,因此张掖郡在居延设有两个都尉,即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居延都尉下有三个候官,即甲渠、卅井和殄北,额济纳汉简正出自于甲渠候官所管辖的烽燧。上万余汉简内容十分丰富,生动记录了约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年边塞军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场景,是研究两汉历史的重要文物。

本文留言

作者阿东哥编辑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