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转企业或致1.3万人下岗 王军涛分析原因(图)
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看中国摄)
【看中国2024年8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综合报导)近日,山东当局通知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事业单位要正式行文解除其与编制内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据济南媒体报导,部分省属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网友们纷纷猜测政府财政已不堪重负,所谓的“铁饭碗”也砸了。有观察人士认为,这次改革可能意味着1.3万个家庭将陷入经济困境。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对此做出了分析。
山东去年经济增长6%却缩减编制 1.3万人或下岗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断崖式下滑和地方财政紧缩,各地公务员陆续降薪,甚至连公安也发不出工资。事业单位员工被降薪和取消福利的消息频频传出,多地清退编外人员,山东这次更出手将事业单位转成企业。
作为中国农业第一省,截止2022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2年领跑全国。2023年山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即使如此,该省仍需减少行政开支。
此次山东改革规定事业单位转制分为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部分。规定了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的经济补偿标准。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企业时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本人须提交辞聘申请书,按人事管理权限批准。转制单位将向准予辞聘的人员发放经济补偿。
流亡欧洲的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前法律顾问杜文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山东省事业单位共约800多家,该省自2014年就开始进行省属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改革,本轮事业单位转企业改革共涉79家单位,多为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据说此举可节省1.3万个编制,还能够提升公共服务,增加税收和员工福利。
他将79家单位分为四类:
-各类省属国有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及会展场所,包括驻京、驻沪办事处的附属招待所和省总工会的职工之家,占比最高;
-各类省属的研究机构,也就是各种类型的不那么重要的研究所、研究院,占比其次;
-省属的济南、青岛、烟台的成套设备局;
-驻京、驻沪办中的招商引资服务部门以及几家省属的信息服务咨询机构。
据杜文的观察,这次的改革让他想起1997年的国企改革。“那个疯狂抛售和分食国有资产的年代,同时也是大范围下岗失业的极其残酷和苦难的年代。”他说。
杜文认为比起人员分流方案,资产处置方案更重要。很多共产党领导干部在转制中能发横财,吞掉很多优质国有资产。“(而被裁掉的)这一群体大多是40岁至50岁,是一个特别容易被抛弃又毫无办法的群体。他们所谓的优化出1.3万个编制,也就意味着1.3万人下岗。”他说。
杜文说,现在公安、网监等部门急需扩员,意味着山东可以同时在其他部门增加1.3万个编制,将为下一步政府实际扩员创造可能。
王军涛:事业单位转企业两种可能
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接受《看中国》采访时说,事业单位转企业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在财政充裕时,无论是出于安置个人亲属需要,就是以权谋私的需要,还是由于工作量确实太大,正式编制不够用了,就像警察招协警。这实际上都是在政府资金紧张时,将之前扩招的一批人企业化,等于让其自生自灭,也不是辞退,但是他们要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
第二,在进行政府职能转型时,有一批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在西方社会有一个原则,就是凡是能交给私营公司做的事情都交给私营公司做,哪怕是政府执行范围内的,如水电公司等公用事业,由政府给补贴。但要给一个收入最少的补贴,就是他需要补贴额要竞争的时候,他需要的补贴额最小,这样就变成了企业化。
在经济学上,一个大的较新流派即理性选择流派,认为公共事业企业化经营是最有效率的方式,政府只负责对它的政策进行监管。
王军涛特别关注此次改革是否涉及协警企业化。“政府扩招协警企业化是出于维护社会治安需要,如果要企业化的话,会出什么问题?假如什么事都能做,就真的变成以权谋私了。因为凡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单位之所以不交给私营企业管,还由国家来管,就是因为私营企业的私利永远跟社会的公共利益不一样。原来由事业单位承担的一些政府或者社会管理职能,一旦改制为企业化方式经营,我觉得直接的后果就是陷入真正的腐败、自私和紊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