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仇英《观榜图》卷局部。(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说起八股文,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联想到形式死板、内容空泛、陈旧腐朽,或认为它是禁锢思想、埋没人才的封建糟粕。总之,“八股文”三个字绝对是现在人们口中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但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一篇真正的八股文,因此根本无法说清它到底哪里陈旧腐朽,又是如何禁锢思想的。人们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清两代莘莘学子所刻苦研习的八股文到底是什么。希望可以借此厘清人们固有印象背后的原因,并谈它的真实情况。
宋代殿试。(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何谓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制艺、时文、八比文,是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据《明史》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原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刘基所确立的,因其要求文章内要有四段,每段两股对偶排比之文字,合共八股,故此称之。值得注意的,八股文的格式的确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到明成化年间大体成型完备。
八股的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其每个部分都有规定的写作要求。具体来说,考生要首先进行“破题”,“破题”就是将题目的意思破释开来,但又不能直说题意,一般不出现题目的字眼而将题意说的圆融透彻为佳,有点类似写诗时的含蓄表达。
“破题”之后便是“承题”,这部分是把“破题”中的主旨承接而下,用四五句引申言之。换句话说,这两部分作为文章的开头必须做到开宗明义。
元末明初时,文人写作好浮藻,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却缺乏重点,为了矫正这种不良学风,明太祖要求“一凡作四书经义,破承之下,便入大讲,不许重写官题”。(《大明会典》)
“起讲”这一部分是指:必须写明题意,笼罩全局,如人之咽喉;“入题”这部分的作用是从上文引导至本题,也可不写入题,直接写下文。
接着,从“起股”到“束股”就是真正八股的部分,也就是议论部分。“起股”是用排比文开始议论,其立意之轻重、文字之长短,声调之缓急,以至于语气助词的用法,都必须两两相对,重在提起全篇气势。“中股”是全篇重心,要求承上启下,灵活轻便。接着写“后股”,阐述中股所未尽之理,要求庄重踏实。而“束股”就是用来收束回应全篇,宜短不宜长。总的来说,行文时,要求应重实避虚,俱求实效,不得空发议论。最后到“大结”即是结尾,此时不需对偶,用以抒发情感,总结全文。
虽然八股的格式比较固定,考生仍能拥有很大空间来发表见解,而且规定范式实际上是在帮助考生行文更有条理,逻辑更加严密,承接和过渡更加自然。
不但如此,八股文并不是人们印象里的古板无聊、言之无物的空洞文章。“令作文务要纯雅通畅、不许用浮华险怪艰涩之辞。”“务要醇正典雅、明白通畅、合于程式者、方许取中”从考试的要求来看,八股推崇行文雅正,摒弃浮夸的炫技文风。而且八股文对字数也是有要求的,明初规定乡试会试《五经》义限五百字,康熙年间要求限五百五十字。如此来说,八股文的内容应是相当精简的。
时至今日,中国学生的作文教学仍然能见到八股文的影子。比如开头的直入主题和结尾的总结全文,正文中大段大段的排比对仗的文字,以及文章的过渡和承上启下等等等等,都是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
明仇英《观榜图》卷局部。(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八股取士的优点
谈八股取士的优点时,首先要明确的是,科举考试并不是文人无拘无束的翰墨场,而是一种为了选拔官员而专门设计的能力考试。因此,它一定是为了适应科举各方面需求的。
首先,八股文的写作是有特定备考范围的,考题规定采用《四书》、《五经》的原文,内容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因为要照顾到学生的精力和财力,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范围,面对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学生将无从学习。而有了相同的教材,就等于有了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
学生们在长期的儒家经典的学习中,也是在不断的提升着人品道德。而且作八股文时,要求学子要“代圣人立言”。就是说,写作时学生必须站在圣人的角度上思考、议论。在这种长期的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学生们也会将圣人的言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着道德。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修习德行的方式,乃真正的德育之法,非常有借鉴意义。
中举为官后,有着长期道德修养基础的官员们便能教化一方百姓,施行仁政,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即便考生最终名落孙山,这些士人们仍然可以将仁义礼智信等传统观念播撒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起到的正面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就考试本身而言,八股文使用同样的文风和写作格式使评卷更为标准客观。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对于文章的好坏优劣的评判本身就是难点,其判卷者的主观想法越多,越不利于科举的公平性。试想,如果将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赤壁赋》放在一起硬要评个高低,恐怕大家要吵上三天三夜了。八股文要求文章风格“醇正典雅”,“典实简古”,考生们通常会避免使用浮夸的辞藻。在固定的范式中,文章的观点、文笔、逻辑的对比就会非常明显,这极大的提高了评卷的公平和效率,符合以才取士的宗旨。
但也有不少人因为八股的格式固定,就说它模式僵化,禁锢思想。其实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就拿律诗而言,其格式更加固定、模式更加“僵化”,不但要求平仄和押韵,中间四句必须两两相对,创作者还要在有限的字数内把情和景容在一起,在起承转合的节奏中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如此多的限制可谓是难上加难。可是即便如此,从古至今仍旧涌现出了无数佳作,根本不影响它的可读性。
而八股文在程式上参考了散文的章法、骈文的排偶和近体诗的格律,因此天然就具备了它们的长处和美感,甚至可以说是集中国古代文体之菁华。“论者以明举业文字比唐人之诗,国初比初唐,成、弘、正、嘉比盛唐,隆、万比中唐,启、祯比晚唐云。”(《明史‧选举志》)这又何来陈旧腐朽之说?
许多人批判八股不能选拔人才,其实这较高的创作门槛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筛选机制。而且科举不只是考八股,还要考策文、论判及政府公文的拟定。况且科举要经童试、院式、乡试、会试及殿试,考生们要经历一层层的学习、培训、教育、考核过程,是一套非常系统、科学的选拔制度。如现代教育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难度是不断加大的。
其实能登科中举的学子们,都有着相当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判断力,现代人把那种“死读书”、“孔乙己”的腐儒形像套用在当时的学子和士人身上不能不说是极其片面的。
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论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为万历皇帝所出的殿试试题,是唯一存世的真品状元卷。他在文中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全篇气势磅礴、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一气呵成,哪里有什么所谓的死板、老套?赵秉忠官至礼部尚书,其人品行高尚,刚正不阿,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才,又何来八股埋没人才一说?
“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虽曰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清代名臣多由科目出身,无不工制义者。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后益轨于正,李光地、韩菼为之宗。桐城方苞以古文为时文,允称极则。雍、干间,作者辈出,律日精而法益备。”(《清史稿》)八股取士在五百多年的实践中,选出了无数文武全才,这是不争的事实。
除此之外,科举规定的程式能有效的防止作弊。在宋朝时就有人在试卷内容的开头结尾中使用虚词作暗号,串通考官作弊。到了明清时期,防止作弊手段也更加完善了,除了糊名和誊录外,考试时,考官们会现场给学子们发放特定的虚字,这更减少了作弊的可能性。可见,当时倡导的公平取士绝不是口号虚言。
从大了说,公平的环境给了底层的学子以机会,打通了社会阶层流通的脉络,很好的缓解了阶层固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因如此,这更加促进了国人崇文重学的社会氛围。相较之下,现今中国大陆的教育却是一片乱象,一方面“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中产们“鸡娃”之烈古今罕见,所谈皆是“成绩”、“学校”、“钱途”,足见社会阶层的固化板结与腐化学风的程度之深,此皆人们只重利益而不重德育之弊也。
(此文取自:云升〈漫谈古代科举之八股文〉。此文经过删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