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系列】古铜镜之乡——鄂州(图)


鄂州在三国时期称为武昌,有“古铜镜之乡”美誉。图为清代关槐〈黄鹤楼图〉,黄鹤楼位于武昌县西。(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唐‧卢纶

位于湖北省东部的鄂州,是一座山水秀丽的古城,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晚次鄂州〉更为她蒙上一了层绮丽而梦幻的面纱。

鄂州古城的魅力远远不止于山水景观,它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遗迹,比如:雄踞江心的龙蟠寺、诉说千年历史的古城墙,以及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留下的吴王城等。

鄂州之“鄂”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为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正是湖北后来简称为“鄂”的由来。

铜镜之乡

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品,也是男女之间用以表达情感的爱情信物,更是互相馈赠的礼品,如地方进献皇帝的贡品,或是皇帝赏赐臣下及外国、外族使臣的物品等。如今,古铜镜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渐渐成为人们收藏的艺术品。

三国时期鄂州称为武昌,是与洛阳、绍兴(古会稽)、徐州齐名的四大产铜铸镜中心,出土的铜镜居中国之首,因此鄂州历来就有“古铜镜之乡”的美誉。

记录人间烟火的龙蟠寺

几百年前,位于鄂州市东门外长江之中的龙蟠寺,在滚滚的江水中“拔江而起”,从此,这座小小的寺庙,成了长江上最坚强的建物,任凭如何波涛汹涌的江水也无法将其摧垮。

据传,清朝诗人姜愃路过此地时,曾感慨地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龙蟠晓渡〉:“峭壁起江心,层台水面浮……问津何处是,一柱砥中流。”如今,龙蟠寺虽已改名为观音阁,但不变的是,在浪花拍岸的巨响中,它依然矗立在波澜壮阔的江流里,记录着江畔的人间烟火……

诉说千年历史的古城墙

古城墙是鄂州非常著名的景点之一,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定都,名为“武昌”,他还修建了一座吴王城,共开五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西北角的流津门,规模盛大。

从西周时筑鄂王城、三国时建吴王城,到明清时扩建武昌城,奠定了鄂州现代文明城市的格局。然而,在经历了1938年日军的拆毁、狂轰,以及在中共治下的城市建设中,千载古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古遗址和寥寥几笔文字,记录下那段曾经灿烂辉煌的岁月……

本文留言

作者邵语柔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