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天下人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识人法(图)


吕不韦在秦统一天下前夕主持编辑了《吕氏春秋》。(图片来源:Winnie Wang/看中国)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该书在道家学基础上,不但列举了政治主张,还提出了识人、养生等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很多人叹,人生在世,最难看透的是人心。《吕氏春秋.人论》里的“八观六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识人经验。

八观

一、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在他没怎么发迹的时候,一般都会老老实实,待人接物客客气气,很有礼貌。而他一旦事业有成的时候,如果还能保持以往的待人风范,有礼有节,那就是值得信赖的。如果一朝得势,就得意忘形,趾高气扬,那就是个小人。

二、贵则观其所进

当他有了地位后,看看他推荐和任用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和周围什么人交往。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他结交的这些朋友身上,还有他提拔的下属身上,就可以大致看出他是一个什么人了。

三、富则观其所养

人在穷困的时候,因受条件所限,不得不过节俭的生活,没有办法。当一个人富有了,他的品性就容易暴露出来了,那就是看他怎么样花钱,这些钱是用来供个人花天酒地?还是用来积德行善帮助穷人?还是当个守财奴?他的人品一览无余。

四、听则观其所行

做人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他说的再好,做不到就没有价值。所以看一个人,不能光听他嘴上说的,还有仔细观察他日常的行为,他是不是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只会耍嘴皮子,就不足以信赖。

五、止则观其所好

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做了些什么,还要看看他平时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因为表面上的斯文,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他空闲时是喜欢读书写字,还是去吃喝嫖赌呢?闲暇时间怎么打发,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最容易看出他的心性。

六、习则观其所言

人与人之间刚接触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客气,礼尚往来。一旦熟悉了以后,就无话不说了,这时候他容易吐露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才能看出一个人真实的品格。

七、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在穷困的时候,就看他还能不能坚守做人的底线,有没有气节风骨。孔子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如果他宁可穷困,也不赚不义之财,那就是个君子。

八、贱则观其所不为

一个人在身份低微甚至卑贱的时候,就要看看他做人能不能保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他依然能够克制住自己,保持正直善良,不去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那就是君子了。


在困境中还能坚守做人原则的人,才是君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六验

一、喜之以验其守

在高兴的时候,人是否还能保持做人风范,会不会得意忘形?如果他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开始飘飘然,骄傲自满,那这样的人不值得信赖。

二、乐之以验其僻

古人说:“君子慎独”,就是把他放在一个充满诱惑的场所,看看他是否能不为所动,一如既往。有人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一个,可一到娱乐场所或者没人看到的地方,就会放浪形骸,忘乎所以,这种人往往是伪君子。

三、怒之以验其节

生气的时候,看他还能不能保持理智,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一个人不能制怒,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犯下错误,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来,这种人不能重用。

四、惧之以验其持

看看他在巨大压力面前,还能不能意志坚定,坚持真理?如果别人稍微一恐吓,就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信念,违心的去迎合,这种人不成气候。

五、哀之以验其人

当别人处在痛苦哀伤之时,看看他是不是有恻隐之心,会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如果他对身边处于痛苦之中的人却无动于衷,那就要小心了。

六、苦之以验其志

在他人生最艰苦的时候,看看他会不会坚守自己的人生志向,会不会破罐子破摔?如果有坚定的意志,经得起困苦的考验,将来必有所成就;如果他人穷志短,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打退堂鼓,那他就没什么出息了。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