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诗人是如何度过雨天的?(组图)

 2024-06-15 19: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雨景
雨景

近日,小编所在地可谓是阴雨绵绵,毕竟是步入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嘛!只是,每逢下雨天,你是否就只能选择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发起呆来,亦或是被雨景勾起了过往回忆呢?无论是与不是,现在都暂且跟随小编一同穿越千年,看看王维杜甫苏轼陆游张志和等等古代诗人究竟是如何度过雨天的。

1、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唐朝诗人张志和在词中描绘了一蓑风雨,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张志和在细雨中安静的品味水上的人和景,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2、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苏轼创作这首诗时,正担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此诗传达的意思是: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雨中游湖,别有一番情调。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羣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牀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杜甫是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创作了这一首诗的。他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辗转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茅屋。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杜甫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虽然面临屋顶漏雨不断,长夜漫漫,睡眠时间又非常少,总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不禁发出感慨,希望将来能有广厦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4、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陆游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创作了此诗,当时的他已经68岁了。自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之后,陆游就闲居在家乡山阴农村中。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能报效祖国。

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陆游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有些人觉得雨天相当浪漫、富含诗意。(图片来源:Pexels)

5、王维《辋川集‧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赏析:根据《旧唐书‧卷一九‧王维传》记载:“( 王维 )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别为《辋川集》。”我们由此可知,王维在辋口营构一处辋川别业,且将跟裴迪唱酬的作品辑为《辋川集》。

字中有画的王维在创作此诗时,同时将一段画面呈现于读者眼前:飒飒秋雨下个不停,石沙滩上流水急急,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下,但清浅明澈,游鱼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

6、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语能呈现清新动人风格的宋朝词人蒋捷,在这首作品中,以“听雨”为线索,巧妙的贯串自己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不同时期的环境、生活与心情,词简意深,读来余味无穷。

此词表示,蒋捷年少时,在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当到中年后,来到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迈入暮年后,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蒋捷以简单形象概括了自己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巨变,虽然是以点代面,整首词读来却毫不具单薄感。五十六字的小令能有如此丰富内涵,实在不容易,足见蒋捷非凡的文字功力。

責任编辑: 云猷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