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纽时》、自由亚洲 《华日》宣布撤离香港(图)


图为雾气笼罩的维多利亚港。(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4年5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自《国安法》后,香港传媒业举步维艰,独立传媒更是少之又少。多番被中共外交部及港府点名批评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在5月2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前夕宣布将亚洲总部由香港迁往新加坡,据指近半驻香港的编采人员遭解雇。有香港网民感叹,国际大企业、大财团相继撤出,香港这个昔日的国际大都会正在向“小城化”方向发展。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无国界记者(RSF)公布2024年新闻自由指数,180个国家中香港排名135,较去年升5名,不过整体评分下跌1.8分,排在津巴布韦、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后面,更被评为“状况艰难”级别。

无国界记者指,自《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新闻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苹果日报》、《立场新闻》相继停运、香港电台被审查,记者继续遭受打压。中国则由去年排“尾二”,上升7名至172,整体评分上升至23.36分,但继续被列为第五级“状况严峻”国家。无国界记者指中共当局全面打压媒体,令新闻自由指数停滞不前。

目前在中港两地运作的独立媒体都面临巨大压力,只能报导非敏感话题,一旦涉及政治,触及政权,揭露真相,当局的打压便如影随形。

就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前夕,《华尔街日报》总编辑Emma Tucker 2日向员工发出内部信件,宣布公司撤离香港的消息。信中指,公司的亚洲总部将迁至新加坡。信中特别强调,搬离香港的做法是效仿《华日》报导的许多其他公司(as many of the companies we cover have done)。不过,信中没有明确指出撤离的真正原因,亦没有提及23条立法或、香港政治气候或营商环境等内容。

有分析认为,其他公司撤离香港是不想无端成为《国安法》“亡魂”,唔知几时就误踩红线,公司资产被冻结,管理层沦为阶下囚。《华日》曾经被中共外交部和香港政府点名批评,感受到危机就系身边,当然是走为上策。

无国界记者早前统计,仅在今年,港府至少7度公开谴责及强烈反对香港及海外传媒,其中就包括《华尔街日报》。其关于香港的所谓负面报导,被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批评为“具误导性及不当言论”。

除了《华尔街日报》外,《纽约时报》早前亦将香港的分社迁往韩国首尔,同样被邓炳强点名谴责的自由亚洲电台,上月亦结束在香港的办事处。

据《华日》去年11月的一篇报导指,跨国企业因对中港的联系日益紧密而感到不安,从最初的少量离开,演变到今日的大规模撤离。银行、投资公司、科技公司等外企竞相离开香港,上演一出资本大逃亡的历史场面。在港营运的美国企业数目于2022年6月降至1,258家,为2004年来新低。有分析指,谷歌、脸书等亦有机会搬离香港。

有香港网民感叹,国际大企业、大财团相继撤出,香港这个昔日的国际大都会正在向“小城化”方向发展。他说,香港已经没有什么大产业,金融业也失去了,就剩下一群小市民为生存而生存。工资越来越低,就快和大湾区看齐了,连生活品味、潮流文化都向二三城市发展……实在令人唏嘘。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