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令车企采购国产芯片 危险系数大增?(图)
故障、自燃等难题,中国电动车危险系数不断增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3月1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电动汽车正在向海外扩张,中国官方要求包括比亚迪、吉利等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大幅度增加使用本国制造的汽车芯片,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关注电动车故障、自燃等难题,中国电动车危险系数不断增加。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被要求采购国产芯片
彭博社3月15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发文,要求中国的电动车企业扩大采购本土电子零部件,并加速运用中国国产的半导体芯片。工信部本来有一个非正式的目标,要求车企在2025年之前将他们采购的本土芯片扩大到五分之一,但是现在觉得这一进度还不够快。
消息人士表示,工信部现在直接下令中国车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进口的半导体芯片。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境外芯片公司必须通过一家像中芯国际和华虹这样的中国本土企业来生产它们的芯片。
另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在最近举行的一家中国知名车企的招标会上,参加投标的一家外国企业的报价虽然比中标报价低了30%,但仍然没有拿到合同。
其实这并非中国当局首次要求本国车企尽量使用本国芯片。日本读卖新闻去年9月就报道过这类消息。中国当局在内部文件中已经指示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使用国产的半导体和其他电子产品,目标是完善中国国内的电动车供应链。
读卖新闻当时就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当局可能有意将美日和欧洲的零部件制造商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彭博社在报道中指出,这些变化反映了北京试图通过加强本土科技行发展来对付美国的制裁和出口管控的意图。工信部向中国车企下达的指示也给英伟达、恩智浦、萨瑞电子和德州仪器等与中国本土公司争夺中国电动车芯片市场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中国许多电动车企业会从国外厂商采购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其中包括电力管理芯片、微控制器和显示板。而从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到初创公司蔚来,一些车企也会依赖英伟达等公司生产的处理器,来协调电动车智能化的各种功能。
中国当局正在加大支持本土芯片工业的力度,因为它非常清楚中国企业在这些技术领域远远落后于外国竞争者,但是中国经济又需要这些技术的支撑,并且这些技术也有利于发挥地缘政治的优势。工信部的指示与北京当局今年提出的要动员一切力量与美国和其他国家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目标相一致。
中国当局这么做也可能是在担心美国对中国车企的芯片出口实施限制。要求中国车企扩大购买中国国产芯片也有可能导致美国强化其对中国产汽车的进口限制。
中美在芯片等科技领域竞争加快
拜登政府正在调查源自中国的智能汽车,包括电动车,所构成的潜在数据和网络安全风险。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目前也正在主导一项对中国产汽车的调查,而调查的结果有可能导致中国车在中国上市受限,而不仅仅是潜在关税的增加。
在月初的“两会”上,北京重申了打破美国在关键领域控制的长期目标,中国扩大了对从半导体制造到量子计算等战略关键领域的国家控制。在此背景下,北京通过补贴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华为。目前,中国当局正在建立一个规模超过270亿美元的基金,以推动芯片投资,并将全国范围内的科研支出提高到510亿美元以上。
中国最大的汽车芯片和软件供应商包括华为、龙芯中科、兆易创新和闻泰科技。许多供应商,如纳芯微电子和斯达半导体已在所谓的成熟或低端节点建立了相当大的产能。
与此同时,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对中国急于发展老一代芯片的做法感到警惕。拜登政府正在酝酿除其他贸易手段外,对这些元件征收关税,但表示不考虑通过出口管制来限制这些元件。
虽然美国在2022年出台的规定减缓了中国发展先进芯片制造能力的速度,但基本没有影响中国使用14纳米(nm)以上技术的能力。这促使中国企业比世界其它任何地方都更快地建设新工厂。
雷蒙多此前告诫欧盟要警惕中国电动车带来的重大国安风险,并敦促欧盟与美国合作,在人工智能(AI)、芯片、量子计算和电动车等领域共同采取行动。美国与欧盟刚刚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五次贸易与技术委员会的部长级会议,协调对华政策。
雷蒙多1月30日在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韦斯特格(Margrethe Vestager)共同参加的一场对话上说,美国与欧洲都与中国有着巨大的贸易关系,这一方面创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国家安全方面的关切。她特别提到了电动车的问题。
她说,由于中国当局对电动车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补贴,销售到欧洲的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比一两年前要多得多。这不仅是一种贸易扭曲,而且也存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风险。
“一辆先进的电动汽车、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上有成千上万个半导体和传感器。它会收集大量关于司机、车辆位置、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你希望把所有这些数据都传送到北京吗?”她说。
中国电动汽车故障、自燃等难题
据中国官媒3月15日报道,转眼又到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汽车消费投诉引发关注。2023年,中国汽车迈上年产销3000万辆新台阶,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和市场的旺盛需求,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销量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及零部件投诉41550件。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排进前四位。发动机、变速器投诉高发、电池续航里程缩水、公共充电桩体验不佳等问题,均是汽车行业投诉的重灾区。
报道称,质量类投诉增长态势明显,其中,混动模式转换故障、汽油泵故障、行车安全辅助系统等成为投诉新热点。除了被消费者投诉之外,还因汽车质量问题被大批量召回。电池故障、车机系统死机卡顿、续航虚标严重、自燃频发等多种问题在很多车企身上有明显体现。
中国应急管理部门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就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含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