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合作协定》悄然续签了六个月。(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3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北京当局近年推进“消A” ,即“清除美国科技”,而中美两国1979年签署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在今年2月底到期时仅悄然续签了六个月,凸显北京当局两手准备,中美科技战日益升级。
北京推进科技行业“消A”行动
最近曝光的一份政府敏感文件显示,北京当局近年来已经在内部下令全数清除政府与相关部门使用的美国技术,并在2027年前更换电脑与网络系统中的外国软件。
各界普遍认为,北京当局此举是为与美国技术完全脱钩,其目的除了推动所谓的科技自主之外,也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不断强调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据《华尔街日报》3月12日更新的报道,北京当局在2022年9月发出了《第79号文件》,要求将美国技术完全从中国电脑网络系统清除掉,这对美国科技业者不是个好消息,有些人将它称为“消A”,即“清除美国科技”的简称。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称,《第79号文件》十分敏感,高级官员和国企高管只能阅读,但不许复制。除了政府部门,文件还要求金融、能源和其它行业的国有企业在2027年之前更换IT系统中的外国软件。
此一政策的首批目标是电脑硬件制造商,戴尔(Dell)、与IBM和思科(Cisco)的大部分设备已逐渐被中国竞争对手的产品所取代。软件方面受影响的更多,包括微软(Microsoft)和甲骨文(Oracle),这些获利丰厚的美国科技公司正在中国大陆市场逐渐失去优势。
《第79号文件》发出之时,美国正在收紧对中国科技公司的芯片出口限制和实施制裁。该文件要求国有企业要每一季度报送最新资讯,说明他们用中国软件替代外国软件取得的进展。
报道说,“消A”之后国营企业的IT系统采购将转向国产系统,虽然中国国产替代品不太好用,但每年大量的采购反过来能改进国产系统,缩小与美国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
在中国多地的一些商品展览交流会上,供应商将本土技术作为外国品牌的替代品加以兜售,替代的作业系统虽然不出色,但也还说得过去。例如,中国国产的麒麟作业系统,其功能大与2009年的Window 7差不多。除了电脑系统更换为国产品之外,政府官员们也被告知要使用国产智能手机。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外国科技公司在华收入持续下降。研究机构Canalys称,过去5年,美国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几乎减少了一半,著名的软件公司也在过去2年里相继撤出或缩减在中国大陆的业务。
报道指出,购买国产IT系统产品的政策正逐渐渗透到民营企业,数据托管(云业务)情况也相同,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和华为纷纷推出国产的数据库管理产品,以取代美国技术。在中国数据库市场上,中国厂商首次占据逾半壁江山,而且其份额还在继续增长。
对于西方公司来说,在中国市场仍有一些机会,特别是在中国仍然落后的先进技术领域,以及向在华运营的跨国公司进行销售方面。但是,未来中国的国产化政策意味着西方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将进一步缩减业务份额。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悄然续期
今年2月底,美国与中国之间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技术协议到期,令两国学术界一度陷入不确定之中。在协议到期后的9天里,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以官方发布的形式证实该协议得到延长。不过,协议延长是悄无声息进行的,让人难以察觉,双方没有在网上发布官方声明。这是该协议第二次延长,但只延长六个月,与此同时,华盛顿和北京方面正继续围绕该协议进行磋商。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U.S.-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是1979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共统治的中国后,两国签署的第一份双边协议。当时,中国在科学领域处于落后状态,美国将该协定视为影响中国行为和发展轨迹的一个途径。
在1979年1月,中共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该协定,是美中建交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正式合作协定,确立了双方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框架,也是帮助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该协定的重要性在于发展出非常广泛的美中科技合作生态系统,包括农业、能源、太空、卫生、环境、地球科学和工程、教育等领域,并且不只有人才与技术的交流,更包括大学、公司、专业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合作。
如今,中美两国同时是对方最大的科研伙伴和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在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纳米科学等领域争夺国际领导地位。
几十年来,即使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机构对于与中国同行合作越来越警惕,这份美中科技合作协议还是理所当然的续签了五年之久。在2023年8月,由于美中两国紧张局势急剧恶化,双方只能勉强将该协议延长了六个月,仅仅是维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不至于破裂。今年2月,随着该协议下一个到期时间的临近,美中关系的基调有所改善,但还不足以推动协议的全面续签。
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的政治学助理教授Deborah Seligsohn对《华尔街日报》说:“双方必须弄清楚如何在既是同行共事者又是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展开运作和接触。”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说,该协议没能跟上两国关系变化和两国各自的战略优先事项。
该协议的批评者说,在人工智能(AI)和量子计算等领域,需要更明确地区分军用和民用。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两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也日益加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李明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主要是从官方机制的角度让两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有了法律基础,为双方在各行各业的交流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是过去几十年来美中关系不断发展、不断加强的一个重要面向。“现在针对这个协定发生的这些变故,主要就是因为美中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一逵表示,在《美中科技合作协定》的合作中,中方会限制美方研究人员对某些在中国领域进入与使用的权限,在数据分享与实验结果的公布上似乎也会打折扣,甚至在某些美方资助的研究项目上,也会拒绝美方研究人员的访问。而该协定虽也能让中国的人才赴美学习,提供资金让中国发展其基础科学实力,但有研究显示,在2017年,美国发现中国提出的400多项专利都与协定当中的合作项目有关,并且这些专利甚至都已商业化,但美方并未从中获利。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态升级芯片等限制措施
3月11日,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最近组建了3纳米(nm)制程研发团队,据推测,中芯国际将利用美国芯片禁令实施前所囤积的过时设备,生产3纳米芯片。
据韩国《中央日报》(The JoongAng)的报导,中芯国际据传已经在上海组建出新的半导体产线,希望利用手上现有的美国与荷兰制设备,赶在2024年之内,透过5纳米制程技术,量产华为海思的新世代高端手机处理器。
报导并提及,中芯国际最近组建了3纳米制程的研发团队,推测应该是使用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之前,所囤积的旧设备生产高端芯片。
报导指出,尽管很难期待高收益,但中芯国际正在采取利用政府的巨额补贴,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来弥补自身弱点。业界认为,中芯国际今年内突破5纳米制程的可能性比较高。
至于华为部分,报导称,自2019年以来受到美国制裁的华为,一直透过与中国多家供应商合作来加强其半导体业务。韩国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中国无法引进最新设备,尖端芯片制造受到限制,但这并不能阻止设计,就IC设计而言,中国比韩国更工业化,更发达。
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国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控制,表明华盛顿会加强阻止北京在军事能力方面赶上美国。
雷蒙多3月11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媒体表示:“我们不能允许中国利用我们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军事进步”;“所以,是的,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保护我们的人民,包括扩大我们的限制措施”。
雷蒙多率领贸易代表团前往菲律宾和泰国,她被问到美国是否计划对向中国销售半导体增加新的限制时,做了以上表示。
根据彭博日前报导,拜登政府正考虑对包括内存芯片制造商长鑫储存在内的几家中国科技公司实施新的制裁,同时敦促盟友采取更多措施,遏制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