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骗得过美军观察团 怎么就骗不过傅斯年?(组图)
民国时代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北大校长傅斯年教授。(网络图片)
民国时代的教授傅斯年是一位坚持独立和自由精神,不畏权势,敢讲真话的人。1945年,他访问延安,发现中共反自由、反民主。
傅斯年访问延安的发现
傅斯年为人性格耿直,嫉恶如仇,而且文章见解深入,眼光锐利独到,也坚持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敢于批评雄霸延安的毛泽东。
1945年,傅斯年、黄炎培、章伯钧一行六人,乘专机到达延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毛泽东还刻意腾出一晚单独、一对一的与傅斯年进行交谈。
但当傅斯年与毛泽东漫步到礼堂,看到密密麻麻、各地献给毛泽东的锦旗时,傅斯年不无讽刺地说了一句:“堂哉皇哉!”
与多数人不同,睿智又正直的傅斯年不被“高规格”的接待所迷惑,他对毛泽东有着怎样的观感和政治洞见呢?
从他离开延安后与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谈话中可以得知;傅斯年曾多次向罗家伦说道:延安的作风纯粹是反自由、反民主。
谢伟思延安报告书的最后一页。(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美国外交官的误判
对比一下美国外交官约翰·谢伟思(John Service),会发现傅斯年当时的洞见是何其的睿智与珍贵。
抗日战争初期,谢伟思就曾撰写报告,措辞严厉地批评蒋介石是“法西斯主义者”、“不民主”、“封建专制”。1943年夏天,谢伟思以美国国务院代表的身分,正式地访问陕甘宁边区。
美国驻延安军事观察组成员,约翰·谢伟思(John Service)在后排右四。(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1944年7月22日,谢伟思又抵达了延安,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接下来四个月里,谢伟思撰写报告,他称:共产党的领导人相较于蒋介石较为“进步”和“民主”,并分析共产党在中国会一直存在,中国的命运亦是他们的,不是蒋介石的,内战不可避免,共产党才是赢家。他还研判美国支持中共,可以使其远离苏联的影响。
而此份报告的最终的结论,竟是呼吁美国支持共产党而非国民政府。后来新上任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Patrick Jay Hurley)也天真的以为国共可以合作,提出五点计划,并希望国共之间分享权力。当然蒋介石并不同意,又提出了另一版本的三点计划,虽然最终也获得赫尔利的采纳,但与此同时,中共正在日益壮大,谢伟思和其他外交官也提醒赫尔利这一点,不过这样的意见并没有得到赫尔利重视......最终造成美国在华外交的失败,1945年谢伟思回到华盛顿。现在看来,大使和外交官们种种不识正邪的“贴身”观察与误判,又怎么对得起后来惨遭中共杀害的数千万平民百姓呢?
土改时地主被斗。(网络图片)
共产党杀人。(网络图片)
一生清廉正直 乐于助人
傅斯年身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却一生清廉,家境凄凉。傅斯年去世前,还在赶写一篇文稿,并对夫人俞大彩说,等得了稿费,“为我缝一条棉裤。我的腿怕冷,西装裤太薄,不足以御寒。”
傅斯年的“贫于财”,几乎笼罩了他的一生。他曾对妻子说,这一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妻子和孩子,薪水微薄,生活拮据,不得不靠稿费补贴家用。傅斯年身兼数职,以他的身份和影响及人脉资源,只要心眼儿稍微活一点,保障全家人衣食无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即使面临这般窘局,傅斯年依旧俭朴自持,绝不中饱私囊,以兼职身份拿两份薪水,毅然退还了向参政会领得的薪水及生活补助费。
傅斯年严于律己,却乐于助人,遇到身处困境的学者总要设法接济。虽然他自己从不求人,但当他了解到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困窘之后,立即给蒋介石写信请求给予紧急救助,这等侠义作风,让梁思成之妻林徽音非常感动,致函盛誉傅斯年“存天下之义,而无有循私”。
傅斯年去世后,几无遗产,一生所积唯一房书耳。曾嘱夫人要把这一房间藏书留给儿子,还请老友董作宾专篆闲章一枚,上刻“孟真遗子之书”,“家有藏书能教子”。希望子承父业,作一个独立独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