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心灵运动 摆脱情感的折腾(组图)
将正念带入日常生活,无论遇上好事或坏事,都可以学会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正念就是对“现在‧当下”心境状态的觉察,是一种让你接受、感受,然后放下的心灵运动。正念来自巴利语中的佛教用语“Sati”,用中文来说,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觉察”。尽管正念近年来在日本备受瞩目,但其实欧美国家早已经把正念视为一种应对压力、治疗忧郁症的疗法。当你将正念带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无论遇上好事或坏事,你都可以学会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
正念可以让你不再受到各种突发状况或情感上的折腾,也不再对充满压力的环境抱持否定态度。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正念就是“最强的自我调适”。在正念中,我们不会对自身的感受或体验做出任何判断或评价。
因此在焦虑的时候,你会想:“嗯,我正在焦虑呢。”面对愤怒的情感时:“嗯,我真的很生气啊。”悲伤的时候则是:“嗯,我在难过。”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情绪里,你只要以“嗯,是这样子啊”的态度接受就好。
人们常常将“正向思考”挂在嘴上,这种思考模式往往是指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自身处境。然而,正面的对立端就是负面,反而会在你心里产生“正面=好”与“负面=不好”的两极态度。因此,当你哪天无法顺利让心态变得正面,你就会觉得“自己失败了”,并且陷入负面思考的漩涡之中。
但是,在不做出评价或判断的正念中,情感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就只是“存在”而已。然后等待情绪渐渐退去。要注意的是,不是“主动摆脱情绪”,而是“自然地察觉情绪离开”。
看待自己的情绪或情感时,不要区分好坏对错,只要承认它、接受它就好。让内心永保中性的状态,这也是正念之所以是最强的自我调适的原因。
我最常听到别人告诉我:“有那么厉害的自我调适,为什么不早一点分享呢?”但各位必须了解到,正念“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如实地接受、感受、放下”的说法也非常抽象。
关键是,我们心里要有一个正在观察自己的“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会在一旁观察自己,“哦,我现在有这种感觉啊”。但是“另一个自己”不会对这些感觉做出任何评价或判断,仅仅就是好奇地观察这一切。可能有读者会说:“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我必须向这些读者说声抱歉。事实上,愈是以言语文字来解释正念,它就会变得愈发难以理解。
冷静观察“另一个自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比起试图先以脑袋去理解,不如直接身体力行实践。接下来要为各位介绍“真实凝视自己”的练习。内容从“‘我感觉’练习”慢慢进入“容器练习”,关注的焦点也会从压力反应中的认知(自动思考)与情绪‧情感,来到身体反应与行动。
随着实践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掌握正念,发现:“原来这就是正念!”并且一点一滴释放内心的压力。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社出版《压力自救:运用正念,改变基模,摆脱一切痛苦感受》,作者:伊藤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