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团债务规模超资产规模两倍。(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1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中植集团公告称,该公司“严重资不抵债”,其债务规模达到资产规模的两倍多。“中植系”实控人解直锟意外离世已2年,留下了很多谜团。
中植集团债务规模4200亿
中植集团一封公开信显示,该公司“严重资不抵债”,其债务规模达到资产规模的两倍多。
中植集团11月22日致信投资者称,其负债规模约4200亿至460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总资产约2000亿元。
中植集团资不抵债,进一步显示中国规模达3万亿美元的信托业身陷困境。
中植集团称,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初步尽调显示,集团已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中植集团在致投资者的信中说,之前采取的自救措施成效不及预期。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财富管理公司之一,在中国经历房地产危机及经济增长乏力之际,中植集团也是最新一家陷入困境的金融巨头。这家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资产管理公司,在8月份时成为关注焦点,因为其信托公司的附属公司未能向客户支付高收益投资产品的款项。
彭博社此前曾报道,中植集团计划债务重组,并已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此外,其持股的信托公司与两大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维持企业运营和管理。
彭博社报道称,中植集团等影子银行未受到严格监管,他们汇集家庭储蓄资金,在房地产、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领域进行放贷和投资。近年来,即使是在信托业的竞争对手降低风险之际,中植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尤其是中融国际信托,仍在向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融资,并大举购入中国恒大等公司的资产。
中植集团实控人意外离世留下很多谜团
2021年12月18日,一向低调神秘,但却屡屡以资本运作名震江湖的民企巨头,60岁的中植企业集团创始人解直锟突发病情,医治无效,骤然离世。
辉煌时刻,解直锟旗下中植集团据称拥有万亿级的资产规模,资本市场上只要出现“中植”的名字,也往往都会引发特别的关注。
但解直锟的起点却很低,他来自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中麓的伊春,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红松组成的原始森林。
对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大人物, 人们往往还是会很好奇一个核心问题--他是怎么飞黄腾达的?他身后有什么样的贵人和高人?解直锟也是如此。毕竟他有一个名为解植春的哥哥,曾在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工作,并在后来成为光大、中投、中央汇金等的高管,在中国金融界有着算是显赫的地位。
坊间传他原名“解植坤”,因在五行上木克金,对金融不利,因此改名“解直锟”。
据称,解直锟最初只是五营区印刷厂的一名工人,后来因能力突出而担任厂长并进行承包,此后,解直锟还收购了五营区国有不良资产。上世纪90年代,因为五营区当地的红松资源丰富,不少人干起盗采红松的营生,许多老板因此赚到第一桶金,这其中就包括解直锟。
1995年4月,解直锟成立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公司,当时,中植企业集团还是一家从事造纸材料的实业公司,在其率领下,“中植系”在金融领域开疆扩土。
2002年,解直锟在一场工商界酒会上与知名歌手毛阿敏相识,两人于次年低调结婚。
此后,解直锟通过中植集团与以黑龙江牡丹江新材料为代表的5家企业进行合作,接管了哈尔滨信托投资公司,并将其更名为中融信托公司。
2010年,经纬纺机以12亿元受让中植集团所持的36%股权成为中融信托第一大股东,中植集团退居二股东。
恰恰也是在2010年前后,中植集团突然崛起。与此同时,解直锟个人财富也暴涨,2017年3月解直锟位列《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34名。2019年8月解直锟位列《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511名。2021年,解直锟再次上榜福布斯,但这次他却是以18180万元的现金捐赠记录,成为《2021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26位。
中植集团旗下有金融投资、并购、财富管理、新金融四大业务板块,核心金融平台包括中融信托;四大财富公司-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其中恒天财富规模曾破万亿;还有数百家的私募。这些平台中,中融信托与四大财富公司一直被公认为的“中植系”弹药库。
解直锟通过这些财富管理平台构建海量资金池,并缔造错综复杂的“中植系”。
某私募基金人士向媒体表示,“中植系”的资本运作逻辑被称为“金字塔式”,即“中植系”通过旗下公司筹措资金,收购原始资产,然后将资产进行关联运作,最后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将实物资产转化为上市公司股权+现金,然后再通过旗下公司筹措资金,如此循环。
中植集团并非一家控股型企业集团,表面上非常分散,各个平台之间很难找到清晰的股权、业务联系,庞大的企业群给人的印像大多是在单打独斗,而其组成企业的股东和法定代表人经常变更,似乎在刻意隐身。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