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对于中国陷入通胀和通缩(通货紧缩)的讨论也很多。(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0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衡量通货膨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9月为零增长。外界对于中国陷入通胀和通缩(通货紧缩)的讨论也很多,经济前景不佳。
中国9月份CPI同比持平 年内已两度零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0%,继6月之后,今年第2次零增长,显示随着消费者信心低迷,中国仍在通货紧缩边缘摇摇欲坠。
数据显示,9月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2.5%。CPI、PPI这两项通货膨胀指标均略低于市场预期。中国8月CPI年增0.1%,从7月的-0.3%转为正成长,8月PPI则萎缩3%。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降0.1%。
中国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9月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然而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年增转为持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9月出口年减6.2%,减幅较8月下滑8.8%有所改善。分析师预期年减7.6%。进口也年减6.2%,优于8月的萎缩7.3%,但较预期略差。
尽管如此,中国官方仍称,中国经济具有韧性,预计今年可达到官方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5%的目标。
据路透社报道,上海保银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指出,“CPI零增长显示中国的通缩压力仍是经济的真实风险;如果没有财政支持的显著提振,内需复苏将不会强劲,房地产伤害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持续影响家庭需求”。
为何通缩会成为问题?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会在新冠限制措施结束后,迎来消费方面的繁荣。曾经在疫情期间节省了开支的人们有意愿重新开始支出,各种商业机构也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求的物价上涨如果遇到供给的缺乏,例如,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因素,就会导致通胀。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
分析师们根据中国的CPI数据认为,中国经济有陷入通缩(通货紧缩)的危险。
“这显示中国的内部需求很弱,同时来自全球其它地方的需求也在减弱,很让人担心,”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艾西亚(Alicia Garcia-Herrero)对英国BBC说,“通缩不会对中国有所帮助。债务问题会变得更加沉重。这些都不是好消息。”
为何通缩会成为问题?这可能影响中国公司盈利和民众消费,随后影响到原本就很高的失业率。还可能导致作为全球主要市场的中国需求减弱,在能源、生产资料、食品等方面冲击全球出口贸易。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Prof Eswar Prasad)说,对于中国复苏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重塑投资人和消费者的信心。“真正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能否让私营部门重塑信心,家庭能够外出,多花钱而不是多存款。商界开始投资,这在目前还没有实现。”
中国官方双手促通胀:释放流动性和物价上涨
中国央行10月13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亿元。此外,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据中国官媒《证券时报》10月14日报道,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宽信用进程将一直持续到年底,10月份新增信贷和社融都会同比多增。主要取决于年底前宏观经济及楼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四季度再度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接下来针对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发力。预计10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将大幅加量续作,四季度也有可能再度降准。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准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更多资金可以运用。
中国央行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超5000亿元人民币到金融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因素,最终产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或将达到4万亿元。
中国经济下滑导致民众消费愿意降低,也让当局刺激内需促消费的意图落空,从中国央行的言论来看,准备推动物价上涨促消费。
根据中国央行网站发布的信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总第102次)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会议提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提到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此前中国央行的表态大概是“平抑物价、保障百姓基本生活”,但如今却公开表示采取一切措施促进物价上涨。学者认为,这是未来官方要推动物价上涨的信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