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间。图为宋代李嵩〈月夜看潮图〉。(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原因即在于此时的月亮比其他季节的月亮更圆、更明亮。当夜深人静时,人们仰望天空中的朗朗明月,心中自然升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
一提到中秋节,大家不免联想到月饼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在中秋节这天,古人还有祭月、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等习俗。这些习俗不仅蕴含着与亲人团聚的期盼,更体现出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之情。
中秋节是华人的三大节日之一,各类过节时的传统活动,都伴随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可惜的是,匆忙的现代人主要关心的是能放假、休息,而忘了头顶上的月亮就像老妈妈一样,随时都在关心、想念着你。以下带着大家温习一下逐渐被遗忘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
在古代的黄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为仲秋。
说到中秋节的由来,这得从它的另一个名字“月夕”说起。《礼记》中曾多次提到“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这里的朝和夕是祭祀的意思,也就是说,周天子在春分这天祭日,秋分这天祭月。
为什么天子要祭日、祭月呢?原来,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平日做事要看德行,遇到大事时则要祭祀天地,每年在固定时日举办大型的祭天活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要分别祭祀日、月,这样才能更好的根据上天的旨意来治理天下。
中秋节正式成为岁时节日,应起于唐朝,唐书太宗纪,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以后就成为年中节日。至宋代更为普遍,常在中秋举行欢宴的活动。至明清时,中秋节俨然成为华人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
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
现代人应该都知道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典故;但在中国古代,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
在开元年间的中秋夜晚,一位道长邀请唐玄宗同游月宫。(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根据唐代最初的记载说,在开元年间的中秋夜晚,一位道长邀请唐玄宗同游月宫,道长使用神通架起了一座银色的大桥,直通月亮,两人走了很久,来到一座城门前,门上的匾额题着“广寒清虚之府”。这时候,他们已来到了月宫。
月宫里有数百名的仙女在城内翩翩起舞,仙乐的声音清丽无比,仙女的舞姿婀娜曼妙,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仙女回答是〈霓裳羽衣曲〉。唐玄宗回到人间后,凭着记忆记录下了这首曲子,并且亲自教授梨园的乐伎们谱曲,也把它命名为〈霓裳羽衣〉。
中秋节的习俗
八月十五这一天的夜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月圆之夜,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赏月是一种很优雅的富于诗意的行为,亲身参与其中,会获得精神的放松、愉悦和诗意的滋润,亲友之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加深感情。除了赏月,古人在中秋节里还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呢?
祭月、拜月
在吃的方面,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月饼,明《熙朝乐事》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大意是,八月十五这一天叫做中秋,老百姓们互相馈赠月饼,有团圆的含义。
除了吃月饼以外,前面提到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因此,祭月、赏月可说是古人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到了后来,祭月则慢慢演变成了赏月。
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的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明《正德江宁县志》中也记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赏桂花、饮桂花酒
八月桂花盛开,人们还会赏桂,酿造桂花酒。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䌽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斾。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就是中秋节前,店家都会开始卖新酒,重新布置门面,大家都会抢着喝,到了中午,每家的酒就都卖光了。
观潮
中秋节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那就是观潮,中秋节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间。历代诗人包括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范仲淹、陆游、辛弃疾、苏轼等,都曾写下过关于钱塘潮水的诗句。
让我们一起欣赏李白气势宏阔的《横江词》: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潮气势磅礴,亲临的人无一不立即感受其震撼之势,自然地升起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此时,心中不免生出“何如此?”的疑问,隐约觉得除非是神力焉能办到?
李白果然不愧为诗仙!神来一笔让“海神”倏然升起于外海面上,在没有录像带的古代用诗让“影片倒转”重看一次浪潮,读着于是从视觉、听觉上的震撼,转换成了心理上的感受了。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虽各不相同,但都寄讬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深邃的文化想像。到了现代,月下游玩的习俗,虽已没有旧时盛行,但人们把酒问月,盼望和家人“千里共婵娟”的心意也还是一致的,没有改变。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