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闭幕后的六大看点(图)


2023年9月10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中)、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左)和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在新德里G20峰会闭幕后举行的双边会议上握手。(图片来源:PI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9月12日讯】二十国集团(G20)峰会9月10日顺利闭幕并达成多项攸关国际政治和经贸合作的共识。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峰会在推动全球治理上取得相当的成果,其中有六大后续看点,包括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导人的缺席下,此次峰会丝毫没有因此失色,反而催化国际重塑“朋友圈”。

在短短两天议程中,20国集团(G20)新德里峰会就乌克兰战事达成共识并通过“领袖宣言”:敦促各国勿使用武力解决领土争议,虽然该宣言因回避对俄罗斯的谴责而引发乌克兰不满,但已经一扫各国在开幕前对俄乌战事立场分裂的阴霾,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缺席形同“不给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面子”等地缘角力暗潮。

除了共同宣言,G20新德里峰会还矢言打造从欧洲、途经中东一路通往印度的经济走廊,且决议将拥有55个成员国的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提升为常任成员,与欧盟(EU)取得同等地位,以深化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国家的经济合作,让美、印、欧洲等大国都对峰会成果大表满意。

根据多位分析人士的观察,此次峰会可能也翻转了美国、印度跟中国三大超级大国间的战略地位,虽然未来前景仍充满挑战。

G20新德里峰会闭幕后,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呢?

记者盘点出六大看点如下:

一、习近平、普京缺席无碍议程反重塑国际朋友圈

俄罗斯总统普京缺席G20峰会是意料中之事,但中国改派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让国际舆论纷传:习近平摆明了刻意冷落印度,不给东道主莫迪面子;至于中国境内网民则是嘲讽称,习近平缺席让今年的峰会“掉价”失颜面。

对于这些杂音,位于印度新德里的“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研究员夏海娜(Namrata Hasij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笑置之。

她说,习近平缺席G20,是因为他有经济疲软等重大内政治理危机急需处理,外界无须过度解读。况且习近平、普京缺席,事后也证实对峰会议程或印中关系无任何影响,只是徒然让中国自外于这个占全球GDP五成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印中关系早就跌到谷底。

夏海娜说:“我可以用几个字来定义它(印中关系):缺乏信任基础,因为中国已经撕毁了我们(印度)与他们签署的每一份协议,我们如何能再次信任他们呢?我认为,印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坏的水平。”

虽然缺席G20,但习近平似乎也没闲著,仍忙著下指导棋。《金融时报》9月9日引述与会官员的话报道,中国外交官在简报会上强力反对美国于2026年担任当届G20峰会的轮值主席。但对于这板上钉钉的事及美国透过新德里峰会所赢得的新盟友,未来中国将如何因应?是否会催化美中紧张关系?值得进一步观察。

二、美印关系持续深化

印中关系陷入低潮,却催化美印两国越走越近。出席G20峰会前,拜登9月9日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为全球治理须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两人还强调,联合国亟待改革,唯有增加安理会常任及非常任理事国数量,方能更好的回应当前国际多边局势。

然而,此提议困难重重,因“5常”之二,即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必然投下否决票。

但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国诚认为,此承诺彰显美国表态扶持印度成为区域大国,或至少是跨区域的枢纽性强权,藉以改造中俄长期干扰和把持的联合国安理会。

除了进军联合国,印度也想借助美国之力,在全球产业链上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特别是在半导体及军工产业上,若能与美国实质合作,莫迪长期推动的“东进政策(Act East)”或可达标。

宋国诚告诉记者:“这就会形成美印之间一种‘二对一’,或者是说,‘美印一加一大于一,就是大于中国’的这样一种竞争关系。特别是,美国想要把印度打造成第二个中国,成为美国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主要基地,这是美、印之间,合力打造的一个‘南亚政经联合体’。”

三、印度“大国地位”提升

有了美国的助攻,再加上莫迪在此次峰会锋芒毕露,印度的“大国地位”本周明显走升,或在未来的区域地缘政治角力上扮演要角。

位于印度浦那的富来明大学(FLAME University)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刘奇峯认为,印度总理莫迪在此次峰会中,正在把印度这个长年奉行“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打造成连结欧美先进国家与开发中国家间的重要桥梁。

刘奇峯分析,印度地处欧亚之间,也位于印度洋航路的中途枢纽,更积极在国际多边组织中扮演西方发达国家与所谓“全球南方”开发中国家间的协调者,企图心和雄心兼具。

刘奇峯告诉记者:“借由印度当东道国的机会,进一步褪去它(G20)是富国俱乐部的形象,然后扩大它(印度)的影响力,成为富国跟穷国之间,尤其是南方开发中国家的一个桥梁。我觉得,这是在地缘政治上比较重要的看点。”

G20顺利闭幕后,印度接着要于2024年1月召开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对此,刘奇峯说,新德里的政治及媒体圈近来热中讨论他们与英、法等西方先进国家的关系,根本不在意习近平来不来G20捧场,以及印中关系的前景。

四、欧印海陆运走廊叫板中国一带一路

G20新德里峰会期间,美国、印度及沙特阿拉伯等国也签署协议,将研拟一项重大的基础建设计划,打造连结欧洲、中东跟印度的大型铁路及海运走廊,让商务、能源和数据能更快从印度流向中东和欧洲,可望将欧印间的贸易扩大四成。

据《美联社》报道,这条海陆运输走廊全长超过4828公里,将有助于促进贸易、提供能源和改善数字链接,而参与该计划的国家包括阿联酋、约旦、以色列及欧盟等国。

对此,台北学者宋国诚分析,尽管此协议尚在规划阶段,无法跟中国已经推动长达10年的“一带一路”抗衡,但从中国向非洲每年放贷的金额,从2016年巅峰时期的近300亿美元陡降至2019年的70多亿美元来看,“一带一路”恐已是强弩之末,美、印等国现在趁虚而入,未来这一条欧印海陆走廊很有机会形成挑战、甚至后来居上的势力。

不过,印度富来明大学的刘奇峯说,欧印海陆走廊确实神似“一带一路”,透过一条铁路拉拢沿线国家和经济体,但问题是,这条走廊在地理上无法绕道伊朗跟阿富汗这两个被中国强力掌控的国家,再加上,还有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这两个死敌,因此,此基建计划的未来仍有重重挑战。

五、非洲联盟获邀加入G20

莫迪一向自诩为“全球南方”的领袖,因此,对他而言,本届峰会的另一个胜利,就是推动“非洲联盟”取得正式的G20会籍。此前,G20成员中仅有欧盟是以区域集团身分参与,非洲联盟虽总计有55个会员国、14亿人口、国民生产毛额(GDP)规模也总计达3万亿美元,但只是“受邀参与的国际组织”。

对此发展,位于印度孟买的索迈亚大学(Somaiya Vidyavihar University)中国研究助理教授沙海丽(Saheli Chattaraj)分析,非洲联盟是联合国最大的组织之一,也是各国积极争取的战略性伙伴,从经济稳定到自然资源议题,都无法被忽略,习近平8月底就在南非的金砖峰会上大撒币,再向非洲提出逾百亿美元的援助基金。

沙海丽告诉记者:“印度与非洲联盟的关系一向紧密,不仅是今日,从很久以前就关系很好了。因此,(G20)此次特别扩大非洲联盟的加入,实际上标志着更强劲的伙伴关系,以及全球南方在国际政经体系中的重要性。”

非洲联盟获邀入会也是印、中两国间少有的共识。早在2022年11月,南非于印度尼西亚峇里岛举行的G20峰会上宣布,将推动非洲联盟入会时,习近平立刻表达支持。

六、清洁能源部署大突破

针对气候变迁难题,此次G20峰会达成的另一项成就是,正式成立“全球生质燃料联盟(Global Biofuels Alliance)”,以促进全球、尤其是南半球发展中国家对生质燃料的生产及消费。

尽管新德里峰会最终未提及要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但总部设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环保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首席分析师劳里·米利维尔塔(Lauri Myllyvirta)仍对该联盟的成立,以及各国领袖于峰会上支持至晚于2030年,要将全球再生能源的产能提高三倍,表达肯定。

劳里·米利维尔塔告诉记者:“我认为,这已是可预期到的最好结果了。当然,就基本原则而言,这些国家应就全球化石燃料逐步淘汰也达成共识,但我想,这可能性不高。此最新发展确实代表了在清洁能源部署方面的一大突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庄志伟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