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民进党主席赖清德获得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图片来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7月20日讯】赖清德即将在8月中出访巴拉圭,一来他具备国家副元首身分,二来,他同时还是民进党总统参选人,外界自然会关切他过境美国时,美方如何接待?欲推敲美方立场,有时或可借由其新闻发布方式,亦可观察出些许端倪。
首先,台湾方面由总统府在17日正式对外宣布赖清德出访计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亦在17日的国务院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赖清德过境美国一事做出回应。虽然记者会都在“同一天”(17日星期一),但因为两地时差,便形成“台湾先宣布,美方再确认”的时序,通常这表示两国前期作业(包括意见交换)大方向已经沟通完成,接下来主要是台湾方面细节设计。
继之,17日国务院例行记者会上,布林肯先对参议院拖延了国务院提名官员(包括驻外大使)一事进行说明,到了现场媒体问答阶段,提问类型包含大使派任、黑海粮食倡议、中东、乌克兰问题等等,最后发问者为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资深外交记者米雪儿(Michele Kelemen),她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已对台湾副总统来访(美国)升高了忧虑,这是否会有碍你在奠定两国(美中)关系时的进展?”第二个问题则是关于美国护照签证作业迟缓。
布林肯答复时则选择“第二部分先答”,之后才回应米雪儿的第一个问题,内容也就是近日我们看到新闻上所引述的:“中国没有理由利用这次过境作为挑衅的借口。我们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这对于区域乃至全球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不过,在所谓“我们充分期待双方(中台)都不会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标准呼吁之外,布林肯先一步阐明:“台湾赖副总统预计参加巴拉圭总统就职,于往返行程过境,考虑到航程中转,这便是常规的作法…如果你回头看过去几十年,台湾已经有10次副总统过境美国,赖副总统是第11次,也是他个人第二次(第一次为候任副总统期间)…”
如果不是事前就知道记者会有此提问,布林肯怎会在“随机”的媒体问答中,先行准备好“台湾已有10次副总统过境美国”的标准数据答案。这可看成是他有备而来,却也因为NPR的媒体属性,或有“做球”让布林肯藉这机会“被动”说明美方立场的味道。以17日国务院记者会主要关切内容,“台湾议题”颇像是天外飞来一笔。布林肯回答完赖清德过境美国问题后,随即离去,临去前再又打趣地说:“接下来重头戏才要开始。”(指由国务院发言人米勒接手的记者会)。
其次,就中国担心美国在台湾这次大选中“暗助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布林肯便是以“我们充分期待双方(中台)都不会单方面改变现状”回应,其中无疑也含括了美方同样不会介入改变现状。赖清德部分,尽管年初一度有所谓“华府对赖清德务实台独工作者之说有疑虑”,但在赖清德渐次将个人独立方针融入“维持现状”框架,尤其日前一篇“我维护台海和平的方案”(My Plan to Preserve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的《华尔街日报》投书,则已促成美方对他重新评估。
最后,也唯有兼具副总统身分的赖清德去美国,才有美方国务卿这“释疑”之举,虽然先前柯文哲、郭台铭,以及另传也将造访美国的侯友宜,他们才是真正的“访美”,在美方当下对台湾各党参选人来访既不会失礼,也不会拉抬下,所涉面向反而相对单纯。
其实早在布林肯现身国务院记者会之前,美国当天即有媒体,包括美联社和《POLITICO》等,就已针对赖清德过境美国,先一步引述国务院不具名官员的说法,结果内容和稍后布林肯公开正式的说词一模一样。重点亦为“过去几十年,台湾已经有10次副总统过境美国”。这句话暗的说一次,明的再说一次,用意无他,即在表明台湾包括总统、副总统在内的过境美国,皆已是常态化的进行式,因此必然无涉美中关系会否因此出现新的紧张,纵有紧张,问题也不在美方挑起,更不在台湾的副总统,而在中国对赖清德同时身为“副总统”和“民进党总统参选人”双重身分所产生的双重焦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