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败是必然 中俄关系“无上限”的背后(组图)
2023年6月23日,一名乌克兰炮兵用2A36 Giatsint-B野战炮攻击顿涅茨克地区阿夫迪夫卡附近的俄罗斯阵地(图片来源: GENYA SAVILOV/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国2023年7月8日讯】今年6月23日发生的瓦格纳兵变,虽然历经36小时就迅速平息,普丁与俄国重要军政人员未受冲击,也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内战,却已让中俄之间的“友谊无上限”微妙的变化提前浮现。5月10日,中国驻乌克兰前大使高玉生在一场研究会曾经表示,俄罗斯的战败仅是时间问题,前苏联国家将出现新一波“去俄化”趋势,这是首度有外交背景的专家表示,对俄国的前景感到悲观。
“友谊无上限”始见质疑
至少在中国的知识界,对俄国的支持已出现异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军更呼吁,北京应调整对俄乌的立场,更明确表态,果断站在历史胜利者一边。这使得6月以来乌克兰从巴赫穆特(Bákhmut)、扎波罗热(Zaporizhzhia)和第聂伯河地区的反攻,更像是俄国能否继续取得中国“无上限”支持的期中考。若是乌克兰军队持续东渡建立桥头堡,将使得中国的立场将有更多保留,在瓦格纳兵变之后显见的内部裂痕,更让俄国有着输不起的压力。
6月25日晚间的兵变结束后,中国仅以不具名发言人的层级表态支持俄国;6月29日,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更一改以往的立场,“不反对”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并解释“无上限”仅仅是一种修辞,这也是俄国发兵入侵以来,中国官方首次出现保留的态度。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逐渐呈现长期化的战局,俄国并未再攻取乌克兰土地,乌克兰在取得西方国家的援助和军备后,也未能如期大举反攻。相对于北约国家对于乌克兰的支持,俄国仅有中国和伊朗较为隐晦的支援,更面对瓦格纳兵变对内部发生的影响,这些内外的因素使得中国的态度转为审慎,适时地表态能够降低可能的外交风险,但实质支持。
习近平和普京(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图SERGEI KARPUKHIN/SPUTNIK/AFP via Getty Images )
俄国的长期对抗基础来自中俄贸易
看似军事和政治处处陷入不利,俄国却能持续支撑战争的原因,来自于经济未如预期受到制裁而崩溃,这也是中国愿意持续押宝俄国的关键,只要俄国能像僵尸一般拖住西方投入乌克兰战争,即使未能有攻势的斩获,中俄之间的友谊仍能持续继续。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的预测,今年预计俄罗斯的GDP成长为0.7%,好过2022年的预估且与法国相当,而德国却仅有-0.1%,显示仍有大量的制裁漏洞,使得俄国在投入战争机器后仍保持经济增长。若以俄国和德国的军事支出进行比较,2022年俄国的国防预算至少为750亿美元,2023年预估约为840亿美元,同样以德国为例,2022年国防预算为601亿美元,但是德国的经济成长却不如受制裁的俄国。
IMF也表示在应变制裁的过程中,俄国的贸易状态大幅改善,油气出口量稳健增长,油气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在亮丽的数字下仍有现实,由于低价或转售能源,今年上半年俄国的财政收入下降50%,前5个月的财政赤字更达到420亿美元左右,但是同一时间内的中俄贸易却增长了40%,增长的部分主要来自于能源领域,成为填补俄国财政缺口的重要来源。下半年沙特阿拉伯配合俄国减产至每日900万桶,可再为俄国的能源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与中国分别在供给与需求的层面作为俄国财政的续命丹。
由于经济尚能维持,普丁尚有余力面对来自国家杜马的政治压力,这也使得瓦格纳兵变造成的内部裂痕只能停留在军事层面。相反的,由于西方持续增加对乌克兰的增援,反而让普丁的民调得以持续维持,在兵变之前的5月份,俄罗斯官方媒体Sputnik的调查指出,共有80.9%民众表示自己愿意全然信任总统;即使根据被俄国视为外国势力代理人的列瓦达中心(Levada Center的调查,6月28日事件平息时,普丁的支持率已上升至82%。
其他说法指出,普丁仍然受到支持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政治方案,但是国家的危机与压力让俄国民众更愿意支持普丁的因素,来自于俄国仍能从各种管道取得民众所需的资源。现今在俄国境内仍能以平实的价钱购得iPhone 14,以及透过第三地来自西方国家的消费产品,西方的制裁方案不只能有挫败俄国的财政基础,也未能动摇一般民众的生活,由于政权根基未受动摇的现状,中国即使调整态度也不至于放生俄国。
中国的地缘现实寄讬于俄国不能倒
对于中国而言,建构“无上限”的友谊已付出一定的沉默成本,原先与欧盟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已在最后冲刺阶段,而今却倒退至去“风险化”的疑虑,而欧盟在疫情之前已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贸易地区。基于权力平衡的原则,面对来自印太地区的美国与其盟邦的挑战,俄国是中国背倚心脏地带,回应边缘地带必要的一角。
如今俄国的政局稳定与战况的息息相关,如果普丁的政权有失,或是新上台的领导人与西方妥协,中国即使能趁隙取得中亚心脏地带的控制权,也失去全球最大的核武国援以为倚。今日的中国若缺乏俄国稳定作为燃料供应者,面对整个西方阵营将很难不成为下一个俄国,这也是中俄关系得共同面对的地缘轴心陷阱。
即使俄国对中国不能有失,也不代表对中国需要实践“无上限”的支持,同样基于权力平衡的原则,俄国不能倒下也不该像以往强大,最好的落点位置是与伊朗的层级相当。对中国而言最好的盘算是,一个能持续美国及其盟友注意力,并且能够腾出对欧亚大陆影响力的俄国,至于领导人是不是普丁也不是这么重要。只要能愿意配合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并且最好在下次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恭奉中国,并且妥善的保管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不至于造成欧亚大陆的非传统安全隐忧。
现况陷入僵持的战局,北约各国持续奉献钜款和军事储备,俄国亦为了生存而尽力拚搏,中国自然乐见其成各方势力相互制衡。随着权力的摆荡适时的调整“无上限”的力矩,有助于中国争取与西方进行“百年难得之大变局”所需的时间,或许才是中俄关系“无上限”修辞背后的如意算。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